【相贵军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空中拖拉机”的故事

这是一架简陋的 , 但却具有顽强到令人惊讶的生命力的一代神机
【相贵军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空中拖拉机”的故事
文章图片
先来一张本厂长新鲜出炉的运5各型型别侧视全家福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几乎是从零开始起步的 , 在“苏联老大哥”给出的“新手大礼包”的帮助下 , 新中国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航空工业体系 , 且在朝鲜战场上领教过美国空军的空中优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清醒而又迫切的意识到拥有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对当时立国未稳且强敌环伺的新中国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
1954年之前 , 由于当时新中国国力限制 , 分摊在航空工业上的资金原本就有限 , 因此只能抓大放小 , 抓主放次 , 首先集中精力试制对国土防空至关重要的歼-5战斗机(朝鲜战争结束后 , 中国本土的国土防空局势依旧严峻 , 美、蒋军机越界侦察是家常便饭 , 所以国土防空压力极大) 。 对于属于二线装备的运输机 , 则暂时没有动自产的心思 , 除了修复部分蒋介石政权遗留的美制C-46和C-47运输机外就是从苏联购买少量的里-2(DC-3/C-47的苏联版本)和伊尔-14运输机撑起中国空军和中国民航(当时中国民航从属于中国空军管制)最初的门面 。
1956年后 , 在取得了几次漂亮的沿海空战胜利后 , 中的国土防空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 , 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 中国的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 积攒了一定的家底 。 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对运输机的需求激增 , 原有的老旧运输机早就不敷使用 , 所以研制国产运输机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
1954年 , 中国空军和民航从苏联进口了一批苏制安-2运输机(总共9架 , 其中5架分配给空军 , 4架分配给民航) , 这款由奥列格·安东诺夫在1947年设计成功的大型(对于双翼机而言)单引擎双翼运输机结构简单而坚固、具有极高的通用功能 , 能从崎岖不平的机场起降 , 甚至能在荒野中的泥土路和森林空地起降 。 而且维修起来比直升机还要容易得多;拥有封闭式的座舱 , 最多可携带12名乘客或略超过1吨的货物 。 既可作为军用运输机运载兵员或物资 , 也可用作能搭乘10-12人的简易客机 , 也可以经过改装后用作农业机、医疗救护机、联络机、还可用作护林防火、地质勘探、跳伞员训练等多个领域 。 所以中国空军和民航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款运输机 。 其高可靠性、维护性以及高度的多用途性能极其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机场的基础设施落后老旧、边远地区根本就没有机场 , 而安-2运输机除了可以在当时中国境内所有机场进行起降外 , 还能凭借其优异的低空性能起降于任何一块稍微平整一点的空地 , 这对缺乏道路交通条件的边远复杂地形地区的工农业经济建设不吝是度身定制的“神机”)
【相贵军事】回顾运5运输机服务在中国天空的难忘岁月,“空中拖拉机”的故事
文章图片
安-2运输机
所以 , 在1956年4月 , 国产运输机的仿制母型被正式的敲定为安-2运输机 。 南昌的320厂(南昌飞机制造厂 , 即现在的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被指定为仿制和生产国产运输机的单位 。
当时中苏关系“同志加兄弟” , 在1957年1月底 , 安东诺夫设计局就把安-2运输机的全套技术资料运到中国 , 在快马加鞭组织翻译了不到一周时间后 , 全面仿制工作在2月初铺开 。
试制工装制造特点是项目多、任务重周期短 , 重点是样板和型架 。 由于提前进行了工装标准件的制造和储备 , 减轻了试制的不少压力 。 另外在试制中使用了型架装配机、划线钻孔台 , 使用快干水泥固定型架元件 , 使用甲醇水泥进行型面复制移形 , 使用了Theo-2秒读经纬仪 , HA-1精密水平仪安装组合式型架等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 。 在大大加快了试制进度的同时也锻炼出了一批熟练的技术和生产骨干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