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富有创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近代文学史

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下册),高旭东著,北师大出版社,2017年6月,之一版,58.00元 。
在许多中国现代文学史书籍出版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被指定为中国语言文学两个学科之后,仍然有“20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华民国文学史”出版,这意味着从五四运动开始到1949年结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存在一些不足 。高旭东《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出版,让人眼前一亮,因为这本书创造性地描绘了一个更加完整的现代性——涵盖20世纪中国文学史和民国文学史,使得这两种文学史对不完整的“30年现代性”的补充和修正显得多余,以追求客观和全方位的创新令人耳目一新 。
高旭东认为,把五四作为现代文学的起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五四文学从理论主张到文学实践,都可以追溯到甲午战争对中国文坛的震动 。五四文学革命的先锋是戊戌变法——胡适的白话文主张见于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和《学术志》,秋的《论以白话文为改革基础》,“文学革命”一词最早由梁启超在《诗格》一文中提出,有“诗界革命”和“文学革命”两个词 。五四的白话诗也可以追溯到黄遵宪的《我手书我口》,梁启超的新体诗 。虽然梁启超的新诗“旧体新意境”与胡适的白话诗在形式上有很大不同,但蒋智的一些新诗却与胡适的很接近 。小说在中国传统中一直是不吸引人的,但把小说提升到高雅的并不是五四文学,而是梁启超小说革命的结果 。为了把小说带入文坛的真实性,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中甚至把小说的作用夸大到了兴国和振邦的高度 。在他的影响下,翻译小说和创作小说如雨后春笋,使文坛充满活力 。正因如此,五四时期鲁迅等人的小说成功地成为中国文学的真实性而没有争议 。在这一时期,传统戏曲的戏剧改良受到了西方戏剧的冲击,这也可以追溯到梁启超的“戏剧革命”和刘春社会 。正是因为把五四文学作为现代性起点的理由不足,才在时间上推高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和民国文学史 。但“世纪”是基督教文化中以100年为单位的一个时间假设,所以这个世纪很难给文学一个前后完全巧合的清晰年表 。民国初年并不是中国文学的现代起点 。从1931年开始,民国就是“国中之国”(红区和陕甘宁边区),从左联到文联,就连国统区的文坛也主要由 控制 。1949年后的中国文学是延安文学的地理扩张 。只有这样,这部文学史对于构建一部更加完整的现代文学史才有价值 。
研究文学史分期的人会发现一个悖论:现代是一个与传统相对立的概念,而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却被归入传统中国古代文学的教研室 。细究起来, 战争虽然迫使中国步入了近代,但只是在船、炮、术、工艺等方面进入了近代 。中西合璧的文化选择方案,使得1840-1894年的文学并不像明中叶李贽和公安派的批评理论和文学实践那样具有现代性(林纾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李贽的结果,周作人认为五四文学源于公安 。就此而言,将 战争后50多年的文学归为古代文学是非常合理的,但很难将其确立为文学的现代开端 。甲午战争打破了中体西用的文化选择,出现了文化和文学的近代西化倾向 。既然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不是古代文学现代性因素直接转化的结果,而是已经进入现代的西方文学影响的结果,那么翻译文学就是检验中国文学是否走向现代性的标志 。 战争后50多年的翻译文献几乎是空白空 。与此相比,从甲午战争到新文化运动,翻译的小说有2000多种,追求现代性成为文坛主流 。因此,明中叶的李贽、公安派、儒林外史、清中叶的《红楼梦》虽然都有现代性因素,但并没有占据文坛的主流,而对现代性的追求在甲午战争后成为文坛的主流,并使黄遵宪等人将甲午战争前的那些现代性文学因素从文坛的边缘移到了中心 。如果把甲午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学作为一个单独的历史阶段,显然没有足够的理由,更不要说晚清和民国,把它作为“五四运动前的现代热身”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 。
【一部富有创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近代文学史】可以说,这部文学史不仅为多重性作为甲午战争时期中国文学的现代起点提供了充分的论据,而且强调了五四文学的重大意义 。甲午战争只是中国文学走向现代性的起点,但真正将中国文学全面带入现代性的是五四运动 。当时,各种西方思想和文学学说相继在中国出现,形成了以个性解放为特征的多元共存局面 。1927年的蒋介石大屠杀,使得宣传共产主义的革命文学以“一元超现代”的面貌开始排斥其他主义,但这种“一元超现代”的现代性模式直到延安才真正建立起来,尽管当时国内其他地区存在多元共存的文学格局,甚至左翼文学中也有胡风、路翎等对五四文学的继承 。1949年以后的文学是延安文学在全国的拓展 。随着“文革”的结束,中国文学完成了从追求现代性的起点到“一元论超现代性”的现代性模式解体的循环,这就是这段文学史所建构的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原来30年的“现代性”和近60年的“现代性”是极不合理的——当代文学是指现时代或当代的文学,而这部文学史以文革的结束作为现代性的终结和现代性的起点,却并不仅仅着眼于时间的不合理 。更重要的是,有理论支撑:甲午战争到“文革”的文学以西化为特征(虽然在西化方向上存在多元论和一元论的分歧),而“文革”后之一批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是“寻根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