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叔说■宋国贤臣故事:宋襄公背后的目夷到底是何许人也?


海叔说■宋国贤臣故事:宋襄公背后的目夷到底是何许人也?
文章图片
宋桓公时代宋国对外作战 , 多有齐国的影子 , 宋桓公元年的平定宋国内乱 , 齐国就是最强有力的支持者 。 宋桓公刚刚继位不久 , 齐国就与多国联盟 , 帮助宋国攻打国 。 此后攻打郑国、救助邢国等 , 齐国与宋国基本都是共进共推 。 到宋桓公晚年 , 为遏制南方楚国 , 齐宋等国持续与楚国的附庸诸侯国开战 , 无非为的是阻止楚国的北进之路 。
终宋桓公任期内 , 宋国与齐国之间少有摩擦 , 大多处于战略同盟关系 。 宋桓公的正室夫人也有齐国血统 , 宋桓夫人是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 , 这个宣姜正是来自齐国贵族 。 宋襄公是宋桓公与宋桓夫人的儿子 , 可说其作为嫡子 , 背景是比较深厚的 , 甚至与齐桓公也是远亲 。
海叔说■宋国贤臣故事:宋襄公背后的目夷到底是何许人也?
文章图片
但是 , 宋桓公当年选择继承者的时候 , 是曾经犹豫过的 。 《左传》载:“宋桓公疾 , 太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 , 君其立之 。 ”这个太子兹父正是后来的宋襄公 , 这段话也被后世称之为宋襄公仁义的开端 。 宋桓公欲图按照嫡子继承制的规定 , 安排太子兹父继任宋国君主之位 , 没有想到太子兹父居然主动让位给庶兄目夷 , 而目夷也以“能以国让 , 仁孰大焉?臣弗及也”的理由 , 主动逃奔国外 。
这里的故事非常奇怪 , 既然两兄弟互相让位 , 也便不至于产生任何矛盾 , 且此时正当“宋桓公疾“之时 , 目夷逃奔国外的做法 , 是为不孝 。 除非只有一种可能 , 就是宋桓公最终决定把宋国君位传给目夷 , 直接导致宋国朝堂中的势力发生分裂 , 既是太子兹父和目夷虽然没有夺取君位之志 , 但双方的势力团队却可能在暗自较劲 , 某种动乱的可能正在暗潮汹涌 , 为保宋国稳定 , 目夷的选择就是离开宋国 。 为什么会有这种猜测呢?史书载;”宋襄公母,本为夫所出而归於卫“ , 当时的太子兹父的母亲 , 也就是宋桓夫人 , 不知道什么原因 , 已经被宋桓公赶出宋国 , 尚且待在母国卫国 。 因此 , 宋桓公选择目夷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
目夷离开宋国后 , 储君的人选就只有太子兹父 , 尚未萌芽的不稳定因素也就自然消除 , 朝臣共同拥护太子兹父继位 , 是为宋襄公 。 这位宋襄公既然已经成为国君 , 逃奔在外的目夷既没有篡位之心 , 又因为人在国外 , 已经丧失国内朝臣的支持 , 也就根本不存在任何危险 。 史书载:”以其庶兄目夷为相 。 “宋襄公对待这位庶兄还是比较厚待的 , 直接任命其为宋国丞相 , 这就让人想起当年的宋厉公与弗父何的关系 , 但是宋襄公是仁君 , 宋厉公却不是而已 。
【海叔说■宋国贤臣故事:宋襄公背后的目夷到底是何许人也?】
海叔说■宋国贤臣故事:宋襄公背后的目夷到底是何许人也?
文章图片
宋襄公推行的国策 , 也基本是亲齐 。 在齐桓公的称霸道路上 , 宋襄公也都是先锋者 。 但是在宋襄公的执政期间 , 真正可以为宋国出谋划策的顶层设计者 , 极有可能正是这位目夷 , 毕竟其为宋国相国 , 又是国君的亲兄弟 , 论资排辈还是说关系 , 目夷都占据极大优势 。 宋襄公受齐桓公的影响颇深 , 在葵丘结盟时 , 中原诸侯确定齐桓公霸主地位 , 但在这场会盟上 , 齐国也向诸侯列国阐释了”尊王攘夷“的内涵 , 除了服从周天子的管辖 , 还要遵从几个规则 , 亦是不能主动进攻别国 , 要赈济灾国 , 不准更换太子 , 不准让女人参与国事等 , 这些在中原人看来 , 都是基本的准则 , 但在春秋乱世 , 这些准则往往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 但是宋襄公却坚定的执行 。
在宋襄公的执政后期 , 目夷对局势的看待可能要高于宋襄公 , 在数次宋国失利的事件中 , 目夷都曾多次劝阻 , “宋国是小国 , 不适合会和诸侯” , 只是未被宋襄公采纳而已 , 可见宋襄公后期的霸主梦实在是超越其仁君之志 , 导致其变成了独道专行的君主 , 虽说并非残暴之君 , 却也荼毒宋国臣民无数 。 在泓水之战中 , 目夷多次进谏宋襄公乘楚国阵势未稳加以攻击 , 却被宋襄公的仁慈之念而错失良机 , 以致宋国惨败 , 宋襄公霸主之梦彻底成为泡影 。 宋国君主若非宋襄公 , 而是目夷在位 , 历史或许又将是另外一幅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