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说历史■究竟谁赢了?,聊一聊刘备与夏侯惇之间的“博望之战”( 二 )


见微知著说历史■究竟谁赢了?,聊一聊刘备与夏侯惇之间的“博望之战”
文章图片
南阳盆地虽然四处环山 , 但是小编上文也说了 , 它其实并没有汉中盆地那么强大的防御职能 , 从汝南郡西部(见于《李通传》所载“安众之战”)或者鲁阳县三鸦路(见于《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都可以进入南阳盆地 , 不必经由叶县 。 夏侯惇出现在叶县 , 说明曹操已经注意到刘备的动作 。 如果刘备还停留在叶县 , 那么曹操的军队就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南阳 , 切断刘备的大本营新野到叶县之间的联系 , 刘备的实力不足 , 无法保证后方的安稳 。 这对于刘备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 为了避免被夏侯惇以及可能出现在刘备后方的另外一支曹操的军队前后夹击 , 刘备后撤博望 , 是比较合理的推测 。 博望这个地方距离叶县也不过65公里的距离 , 对曹操的威胁仍然没有解除 。 所以夏侯惇等人追击刘备到博望 , 双方在这里僵持了一段时间 , 史料记载为“久之” 。
见微知著说历史■究竟谁赢了?,聊一聊刘备与夏侯惇之间的“博望之战”
文章图片
刘备烧屯自退
博望这个地方能够同时应对从叶县、堵阳方向(也就是夏侯惇等人)以及鲁阳、雉县方向的敌人 , 但是曹操的军队还是可以从汝南郡绕到刘备的后方 。 坚持时间越长对刘备来说越危险 。 而刘备本身的力量也不足以击败夏侯惇 。 这个时候刘备有两个选择 , 一是直接撤退 , 放弃南阳北部的战果;二是用奇谋消灭夏侯惇 。 刘备后来“烧屯伪遁” , 可能是兼顾两者的考虑之后的决定 。
见微知著说历史■究竟谁赢了?,聊一聊刘备与夏侯惇之间的“博望之战”
文章图片
从《李典传》的记载来看 , 刘备撤退的路线上草木丰茂 , 道路狭窄 , 非常适合打伏击战 。 刘备也是这么做的 , 他提前设置伏兵 , 降低撤退时被衔尾追击的风险 , 然后烧屯自退 。 李典根据刘备无故撤退的情况和当地地理环境 , 判断出刘备的伏兵 , 劝告夏侯惇不要贸然追击 。 夏侯惇虽然没有听从 , 但是他还是让李典留守后方 , 自己和于禁追击刘备 , 果然中了埋伏 。 李典赶来救出夏侯惇 , 刘备彻底失去北侵的机会 , 于是也回到了新野 。 这就是“博望之战”的整个过程 。
见微知著说历史■究竟谁赢了?,聊一聊刘备与夏侯惇之间的“博望之战”
文章图片
从整体上来看 , 刘备先是推进到叶县 , 后来又被夏侯惇反推到博望 , 最后撤退回新野 。 没有改变当时曹操和刘表的形势 , 甚至没有改变双方在南阳的形势 。 如果按照作战目标为胜负评定基础的话 , 那么夏侯惇可以说是“博望之战”的胜者 , 毕竟刘备的威胁解除了南阳北部也保住了 。 但是看“博望之战”的过程 , 夏侯惇没有任何在战术层面上的优势 , 反而一度陷入刘备的伏兵 , 打得非常难看 。 《夏侯惇传》和《于禁传》中没有任何记载 , 大概也是为其隐讳 。 所以人们看待“博望之战”的时候 , 还是认为夏侯惇打了败仗 , 是刘备的胜利了 。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读史方舆纪要》、《中国历史地图集》、《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