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分餐制,你吃得惯吗?


传染病@分餐制,你吃得惯吗?
本文插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 在提倡不出门、少聚餐的同时 , 人们如何合理选择就餐方式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 早前 , 各地公布的疫情案例中 , 已发生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病例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教授吴安华表示 , 很多家庭聚集性感染的发生 , 都与共餐密不可分 。
随着复工复产的陆续进行 , 餐厅、食堂等餐饮企业纷纷开门营业 , 怎样保证就餐环境和就餐过程的健康与安全 , 不仅是餐饮行业者 , 也是全社会应该共同审视的问题 。 而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 , 社会就曾兴起分餐热 , 新冠肺炎疫情让分餐制再度成为社会热点 。
中国分餐制的历史发源
【传染病@分餐制,你吃得惯吗?】古代中国曾实行了至少三千年的分餐制 。 家具烫蜡技艺非遗传承人于鸿雁指出 , 在商朝 , 人类发明的夯土技术可以把地面修理平整 , 从而有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室内家具 , 就是席 。 人们席地而坐 , 吃饭跪在席上各吃各的 , 这就是所谓的分餐制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指出 , 在汉墓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 , 常见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 , 反而看不到许多人围坐一起的场景 。 汉代承送食物还使用一种或圆或方的案盘 , 承托食物的盘如果加上三足或四足 , 便是案 。 正如颜师古《急就章》注中所说:“无足曰盘 , 有足曰案 , 所以陈举食也 。 ” 从战国到汉代的墓葬中 , 就出土了不少食案的实物 。 而陶寺遗址的发现 , 将食案的历史提到了4500年以前 , 考古已经发掘到公元前2500年时的木案实物 , 印证了龙山文化时期人们便已发明以小食案进食的方式 。 因此 , 分餐制的历史可追溯到史前时代 , 它经过了不少于三千年的发展过程 。
据王仁湘研究 , 会食制的诞生大约是在唐代 , 但分餐的方式在那时却依然可以窥见 。 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传世名作《韩熙载夜宴图》中 , 可见每人面前都放有完全相同的一份食物 , 餐具也互不混杂;在晚唐五代之际 , 人们虽围坐一起体现热闹的会食场景 , 但食物还是一人一份 。 会食为名、分餐为实 , 这是古代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发展阶段 , 到了宋朝才慢慢过渡为沿用至今的合餐制 。

传染病@分餐制,你吃得惯吗?
本文插图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 新华社资料片
国内外就餐方式的区别
西方的分餐制由来已久 , 大体出现在文艺复兴末期 , 并一直将这种用餐习惯延续至今 。 西方习惯分餐 , 一方面为了饮食卫生的需要 , 另一方面为了强调个体的独立性 。 他们吃任何食物都喜欢分餐、分盘 , 遇到披萨、牛排等需要分食的情况 , 也会用公共餐具进行单独装盘 , 避免个人餐具之间接触 。 而一些主食、汤类则多以小份为主 , 一人一碗 , 互不干涉 。
中国的分餐制自古有之 ,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 为适应人们的生活习惯 , 围桌合餐成为当前人们主要的就餐形式 。 人们注重情感交流 , 喜欢热闹 , 愿意享受其乐融融的氛围 , 更喜爱与他人分享美食 。 所以中国目前大多以合餐制为主 , 一桌菜品可以供全家一起食用 , 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亲密度的提升 , 大盘装菜也为了更好地展现食物烹调后的完整形态 。 不过 , 普遍的合餐并不是彻底将分餐革除 , 如现在常见的自助餐等形式也是分餐的一种体现 。
传染病@分餐制,你吃得惯吗?
本文插图
提倡分餐制 , 专家有话说
世界卫生组织发现 , 影响健康的因素中 , 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 , 所以我们应试着改变传统习惯和观念 , 避免“病从口入” 。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 , 也为人们就餐的卫生安全敲响了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