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我国古代各朝代,为什么没有把广阔的“西伯利亚”纳入自己版图!

西伯利亚主要是指亚洲的北亚地区,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隔白令海峡与北美大陆相望,西部起自南北走向的乌拉尔山,南部以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蒙古和外兴安岭一线为界,西伯利亚总面积约为1322万平方千米,面积十分辽阔。从纬度位置来看西伯利亚地区基本上地处北纬50°以北,往北可达北纬7°甚至更北部地区,地处中高纬度地区,北极圈在西伯利亚中北部地区穿过,由于纬度偏高,西伯利亚地区成为了北半球最寒冷的地区。

文章图片
西伯利亚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表现为夏季温暖而短暂,冬季严寒而漫长,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最冷月(1月)均温多在-20℃以下,极为寒冷。其中位于西伯利亚东部山地地区的“奥伊米亚康”,被称为北半球气候“冷极”,曾经测得的极端最低气温达-71℃。西伯利亚如此寒冷的气候,严重制约了人类的生存,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古代,人类更是难以在如此寒冷的地区生存,从热量角度来看,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都是不适宜农业生产的,部分地区可以发展畜牧业、渔业等农业生产。

文章图片
所以,西伯利亚地区的人口容量是很小的,直到今日,西伯利亚地区还是属于人口稀少的区域,人类活动较少。目前,俄罗斯生活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人口数量仅为3800万人左右,人口密度仅为2.87人每平方千米。当然,西伯利亚地区虽然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但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资源、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等等,不过,这一切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的眼里可能都不那么重要,要不然俄罗斯也不会把自然环境相似的阿拉斯加这么便宜卖给美国了。

文章图片
西汉时期全图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其他三大文明古国一样,我国也是一个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发展的农耕文明,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区,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一个农耕文明的发展,主要依赖的就是土地,而且是有着优越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条件的土地,而对于地处高纬度地区的西伯利亚,在农耕文明眼里就是“苦寒之地”,几乎就是没有什么用,当然也不会划入自己的版图。

文章图片
明代疆域图我国古代的版图如果往北方拓展,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为了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减少游牧民族对于中原农耕地区的袭扰,所以会向北拓展版图,从而建立缓冲区,属于军事防御的手段。第二个原因是我国朝代的统治者本身就是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比如我国的元朝和清朝,那么自然会把自己的“龙兴之地”划入自己的版图,不过一般也就到蒙古偏北部地区,而更北的西伯利亚地区也没有多少影响力,后来到了17世纪,俄罗斯开始崛起,自西向东不断开拓疆土,最终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 『我国』我国古代各朝代,为什么没有把广阔的“西伯利亚”纳入自己版图!】

文章图片
清代疆域图(18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