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见过真家伙,谁还信古代武将用几十斤兵器?( 二 )


拿刀来说 , 如果战阵中需要长刃大刀怎么办?一味的延长刀身 , 刀的重量也不能无限制的加大吧?古代工匠当然有办法解决 。 方法1、在延长刀身的同时 , 缩窄刀体幅度 。 方法2、增、减刀身局部厚度 。 为了保证刃体强度 , 窄刀的刀面通常中间会锻造成起脊或部分起脊 , 也就增加镐线 。 方法3、开槽减重:开槽的作用主要是减重和调节重心 , 除此以外开槽也有装饰和增加强度的作用 , 在美术刀剑里 , 有的开槽是为掩盖锻造缺陷 , 这个我们另说 。 明代人用生命为代价 , 写了八个字“软弓、长箭、快马、轻刀” 。 在棉甲时代符合这个规律的多半是战场兵器 , 不符合的多半是用来演武示雄 , 或者仪仗演练 。 下图为清中期实战偃月刀私人收藏:

下图为山海关上武科刀并不是实战兵器:
以上讲的都是实际重量 。 规律二: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的冷兵器 。 相对于短柄刀剑来说 , 长柄冷兵器和鞭锏类打击的重兵器更重视配重问题 。 重兵器比轻兵器更注重配重 , 也是为的是保持轻灵 , 如果太笨重了打不中对手都是白搭 。 在保证命中和格挡的前提下 , 才可以考虑牺牲轻灵追求杀伤 。 短柄刀剑 , 步战花枪等类轻兵器配重的相对没这么重要 。 因为人的体力足以保持轻兵器舞动的轻灵 。 这时攻击距离等格斗相关要素就可以凸显 。 每种武器的设计都是和当时的战术 , 阵型 , 敌人装甲 , 自己身体机能匹配的 。 脱离其他要素往往无法理解武器的设计 。 所以同样重量的冷兵器往往会因配重不同 , 上手感觉截然不同 。 用物理学的说法就是杠杆原理 , 其中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 在强调体力的冷兵器中就没什么兵器是省力杠杆 , 但有一些冷兵器通过配重协调基本算作等臂杠杆 。 费力杠杆明显追求的是杀伤效果 , 所以强调打击用以破甲的鞭、锏、锤等兵器重心一般偏前 , 其中尤以砸击类冷兵器锤、骨朵的重心最为靠前 。 下图为鞭锏类从长度上分主战兵器和辅助兵器 , 主战兵器的鞭锏长度通常在1米以上:
下图为故宫旧藏明代大锏 , 长度为103厘米:
明《武备要略》:“夫鞭之用莫究其所自 。 ......予少时甚慕焉遍访不得其传 。 一日习单刀于冲斗公得其法则知刀与鞭大同小异也 。 鞭制说……鞭约长3尺5寸靶长1尺4寸 , 共长4尺9寸 。 作28节重10余斤至20斤足矣 。 自下至梢 , 渐小上去 , 方能称手 。 制以鞭鞘免使上锈 。 铁要炼熟 , 其节不宜太深 , 恐易伤损 。 整磨如镜之光为佳 , 或造为单锏 , 如鞭之尺寸 , 四面起枧槽者尤妙 , 又可无损坏之虞矣 。
配重良好的重型铁鞭锏之所以可以使用长刀刀法来演练 , 是因为它们柄首有配重锤 , 这样的鞭锏虽然自身沉重但重心偏后 , 加之双手使用 , 所以使用者有举重若轻的感觉 。 辅助性配合枪矛等兵器使用的铁鞭 , 长度在40-60厘米间 , 从外形、技法动作来看应该其来源于悬挂在腕上的铁马鞭、竹马策 , 因自身较短重量不大 , 所以重心偏前 , 强调的短距离的击打效果 。
我们看一段《水浒传》中的描述:(寇先锋)望孙立胸前尽力一枪搠来 。 孙立挺起胸脯 , 受他一枪 。 枪尖到甲 , 略侧一侧 , 那枪从肋窝里放将过去 。 那寇将军却扑入怀里来 。 孙立就手提起腕上虎眼钢鞭 , 向那寇先锋脑袋上飞将下来 , 削去了半个天灵骨 。 在《水浒传》中 , 孙立配合长枪使用的竹节虎眼鞭就是辅助型短兵器 , 需要说明的是下图的连环画作的鞭画过长了 , 这样的长度的鞭是很难挂于腕上配合枪矛使用的:
长杆兵器我们举扎枪为例:协调配重要考虑三方面:1、是枪头长度和重量;2、是枪杆长度及粗细变化;3、是枪镦长度和重量;简言之就是枪头越重、枪杆越长、尾镦越轻越有利与增强杀伤力 , 但也越不好把控 。 一但对手近身 , 还要学会长兵短用 。 强调以突刺为目的的四米骑兵长矛 , 因自身重量偏大 , 所以骑兵尽量采用夹枪冲锋法 , 即牢牢握紧骑枪并用自己的胳膊使劲夹紧枪杆 , 以保证刺中敌人那一刻 , 长枪不至于脱手 。 这样虽然损失了距离 , 但可以借助马的速度来弥补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