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410亿美元梭哈,救市英雄孙正义( 二 )


显然 , 如果要满足股东要求的话 , 软银手上较多其更值钱的阿里巴巴持股会首先成为出售目标 。
另一方面 , 软银账上“囊中羞涩”更是促成集团出售资产的原因 。 截至去年年底 , 软银集团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3.8万亿日圆 , 同比上一个财年末(2019年3月)减少538亿日圆 。 同期 , 公司有流动计息负债(包括租赁负债)4万亿日圆 , 较3月底增加约6000亿日圆 。
(图源:公司季报)
计上非流动计息负债 , 软银去年年末的计息负债已高达19.25万亿日圆 , 当中包含近三年计划赎回的债券 , 1500亿、8556亿及9510亿日圆合共(合共1.96万亿日圆) 。
(图源:公司季报)
在负债相对高企的情况下 , 软银在昨日宣布出售资产 , 改善流动现金也就可以理解了 。 而从昨日的公告亦可以看到 , 软银出售资产所得金额在完成回购之后 , 剩余的钱将会用于增厚当前的现金储备 。

当愿景基金没有了“愿景”
再深一个层次去看软银去年负债加重的原因 , 大体可归结为公司经营不善 。 首当其冲便是愿景基金 。
去年第三财季 , 软银集团录得利润26亿日圆(约合2400万美元) , 较此前一年同期的4380亿日圆暴跌99.4% 。 当中 , 愿景基金录得经营亏损2250亿日圆(约合20.5亿美元) 。 18年同期 , 基金录得经营溢利1760亿日圆 。
统计前三个季度 , 愿景基金共录得净亏损62亿美元 , 2018年同期则为净利润64.9亿元 。 该部分净利润计入了按公允价值变动计算的损益及投资损益 。 其中 , 软银对WeWork、Uber、Brandless等公司的失败投资为基金录得亏损的主要原因 。
(图源:公司季报)
在去年第二财季中 , 由于Uber、WeWork及其三家附属公司的投资公允价值下降产生未变现估值净亏损5379亿日元 , 愿景基金自2017年成立以来历史上首次录得的亏损 , 同时令集团蒙受38年来最大经营损失 。
去年开始 , 因为经营模式遭到质疑 , WeWork一再推迟了上市计划 。 而为了公司顺利上市 , 吃尽苦头的软银还同意向其一再增资 , 包括15亿美元认股权证投资、要约收购30亿美元及发行新债合共50.5亿美元等 。
值得一提的是 , WeWork在去年提出上市后 , 其估值从最高的470亿美元直线下调至100亿到150亿美元 , 跌了近三分之二 。
于是在今年年内 , 软银一度想抽身而去 , 却发现已撇不开难缠的WeWork 。
本月17日 , 软银向WeWork股东发出通知 , 因为SEC等部门介入调查等原因 , 集团在去年制定的30亿美元要约收购可能不会再进行;而50亿美元的注资计划则不变 , 且当中15亿美元已安排到位 。
但在23日 , WeWork特别委员会提出 , 软银应该完成此前对公司要约收购承诺 。 它们认为 , 软银在未履行义务时给出的借口并“不当且不诚实” 。
愿景基金旗下投资有其他“嗷嗷待补”的初创公司 , 如滴滴、Grab(相当于东南亚的滴滴)及Ola 。 这些基于共享理念经营的初创公司在最近一轮全球性的肺炎疫情中显然没有了用武之地 。 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 , 愿景基金可能还要向其提供更多的资金帮助 。
之后 , 愿景基金还要希望以上公司能顺利上市 , 自己才能方便在公开市场上套现 。 于是便又可能面临WeWork似的撕逼困局 。
即使已经上市 , 这些car-sharing的公司还可能像Uber一样不受市场待见 。 上个月内 , Uber的股价累计已跌去45% , 公司仍持有公司16%的股份 。
当然 , 愿景基金当前最首先应该保障的便是让这些还没有造血能力共享经济新公司不再这波全球范围的大隔离中灰飞烟灭 。 背后又可能会牵涉到钱——愿景基金正一步一步地被这些“看上去”很好的共享经济模式运营平台公司拖垮 。
本月17日 , 标普将软银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 , 理由是公司此前股票回购计划及股价下跌对公司财务健康造成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