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文史」从游学到游宦、远宦四方,北宋士大夫的普遍经历:从初仕到致仕( 二 )
可见 , 即使家世显贵 , 也常须离乡就学 。
文章图片
苏轼雕像
不论是否出身官宦家庭 , 或贫或富 , 士人去乡游学的风气之所以如此兴盛 , 究其原因 , 应和下列因素有关:
首先 , 不但士人未登第时 , 有拜师学举业的需要 , 登第得官以后 , 也有继续自学或从学名儒 , 往来交游 , 切磋学问的好学之士 。
例如王铚说他的父亲与各有专精之名儒从学不倦 , 因而学问广博;苏轼登第后 , 也曾经前往京兆府读书 , 他说自己——“诚愚且拙 , 身名两无谋 。 始者学书判 , 近亦知问囚 , 但知今当为 , 敢问向所由 。 士方其未得 , 唯以不得忧 , 既得又忧失 , 此心浩难收……”——道出了士大夫登第之后 , 中途解官求学的心境 。
其次 , 朝廷所在的汴京、开封府 , 不但设有太学和府学 , 而且太学、国子监生应试有优待 , 造成四方士人或者长期寄居开封 , 以取得本贯户籍应试 , 甚者行贿冒籍、买国子监与太学学籍应试 。
【「玲珑文史」从游学到游宦、远宦四方,北宋士大夫的普遍经历:从初仕到致仕】朝廷虽屡次下诏禁止 , 但问题仍然无法有效改善 。
最后 , 各州举人到京省试 , 不仅路途遥远 , 贫士难以负担旅费;而且京城拜师从学、兼差赚钱的机会较多 , 因此举子僦居京城待试者 , 自唐以来即相当普遍 。
下第举子不但暂留京城或邻近州县温书 , 贫士还可以教书、佣书等收入维生;也因此 , 汴京城不但是政治中心 , 也是四方游士的聚集之地 。
士人游学 , 本来是为了学习而奔走四方 , 其中也有不少士人由儒转业 。 例如“许叔微累举不第 , 寄迹浙右村落中 , 合药施人……”;“有一士人尽掊其家所有 , 约百余千 , 买书将以入京……”由此可见 , 由士转业 , 或兼营医、商的情况 , 还是很普遍的 。
文章图片
医学家许叔微蜡像当官以后 , 离乡“游宦” , 甚至千里“远宦”的情况也不少
北宋士大夫不但未第前游学四方者相当多 , 当官以后 , 因为派任州县、降黜、养疾 , 以及外任官回避本籍、三年一徙制度等等因素 , 离乡游宦的时间很长 , 甚者千里远宦的情况也不少 。
游学和游宦 , 不但使得士大夫往来迁徙于各州县城市的机会频繁 , 因为外任地方 , 全家连带徙居者也不少 。
北宋官吏的铨选 , 无论科举或荫官 , 士大夫初任官职 , 很多是从担任州县幕职或知县开始 。
像是寇准 , “年十九 , 苏易简状元下及第 , 知巴东县……”;萧服 , “第进士 , 调望江令……”;元绛 , “再举登第 , 调江宁推官 , 摄上元令……”;张载 , “举进士 , 为祁州司法参军 , 云岩令……”等等不枚胜举 。
再就荫官制度而言 , 宰相荫官 , 自太宗吕蒙正开始 , 子弟初仕不过是九品京官;贵胄权要子弟 , 荫官初始多半也授寺监及开封府属官 。
如真宗宰相苏易简之孙苏舜钦 , “父耆??初以父任补太庙斋郎 , 调荥阳县尉……”也是从担任县之贰官开始 。
文章图片
苏舜钦雕像
北宋士大夫初任官职 , 无论荫官或科第 , 担任州县地方官员职务的人很多 , 但是一般来说 , 人人多愿意派任近畿或较发达的州县 。 川峡、两广、荆湖、福建等偏远地区 , 宋人多以为“远宦”而不乐为之 。
因此 , 北宋初年 , 由于远地缺官 , 广南、川峡、荆湖等地区 , 在仁宗景佑以前 , 一度以犯赃罪官员充任 。
即使后来员多缺少的情形日益严重 , 借机规避的官员仍然不少 , 使得朝廷不得不禁止官员以亲老、荐举、父母未葬等名义规避远宦 。
除此之外 , 朝廷还给予远地官员升迁、俸禄上的优惠 , 如仁宗景佑四年诏曰:“……烟瘴之地 , 请自今所差京官使臣并二年一替 , 至岁满从本司保明 , 与迁一官 , 从之 。 ”
- 易青文史▲誉为“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怎样成为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 #立星文史#这一硬性条件若未答应,绝不会投降,日本当年并非无条件投降
- 「文史旺旺」1950年解放军进驻边境哨所,一群士兵痛哭流涕:4年了,可算有人来了
- 『立星文史』其妻子带20亿逃亡美国,成最大赢家,如今怎么样了?,张子强死后
- 【疯狂说文史】大唐丝绸之路
- 「立星文史」留下12字预言,千年后应验,真是巧合吗?,诸葛亮死前
- 玲珑文史@是如何“变身”的?,晋公子重耳的流亡之路:贪图安逸的大国公子
- 『文史大当家』如何通过桥税刺激城市经济,宋代城市建设史:桥梁为代表的构筑物
- 「资深人士说文史」重推商鞅变法,芈月如何让秦国成为霸主?利用旧情搞定楚国义渠国
- 「文史旺旺」婚后却被宠上天,晚年仍念老头子,刘文彩五姨太:酒席草率不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