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你就是历史@转发:福建诏安官陂【张廖】源流

张廖龙桩(元子公)的后裔提供
廖姓 , 据族谱记载其祖籍陕西淮阳 , 后称武威 。 宋时廖圭随军驻扎在闽西上杭 , 分传八支裔孙 。 到官陂开基的廖任光 , (生于元至顺3年,卒于明洪武31年[1324-1398] , 享年75岁)是在元末明初 , 从宁化石示下村迁入诏安官陂社坪寨村 , 娶妻江二娘传下四子即:汝常、杨荣、安献、感明 。 其次子杨荣 , 娶妻崔三娘 , 传下七子即:士荣、士宜、郭宁、士董、士宁、舜宁、福宁 。 其三子郭宁 , 又名廖化(廖三九郎) , 娶妻邱三七娘 , 只生一女取名爱玉(廖大娘) 。 廖家为人和善 , 家道殷实 。 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 , 原籍云霄西林和尚塘的张愿仔(又称张元子 , 字再辉 , 系开漳名将张伯纪公第二十四代裔孙)到诏安二都官陂游学、教书 , 常住廖化家中 。 廖化看到张愿仔英姿义气 , 忠厚风雅 , 是理想的东床之选 , 招其入赘为嗣 , 视若亲子 , 并把全部田园产业交其掌管 。 张愿仔也象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孝敬岳父母 。 张愿仔与廖大娘夫妻和睦 , 次年(1435年)生下一子取名友来 。
在廖友来未加冠之时 , 廖家族有人触犯国法 , 犯法者已脱逃 , 事将累及全族 。 张愿仔以廖族人氏挺身往官衙申辩 。 因若上官司拖累多年 , 案结回家途中 , 身染重病垂危 , 抵家亲书嘱友来曰:父感外祖之恩 , 舍身图报未遂尽其义 , 我殁之后 , 尔当姓廖代父报德;死后当书张 , 以存祖根 , 生死不忘 , 张廖两全 。
时值明景泰元年庚午岁(1450年) , 愿仔逝世后 , 友来奉父神主 , 往廖家祖祠 , 因书张不合入祠 , 廖族以酬篮盛神主善意奉还 。 而后 , 友来用篮奉父神主 , 往云霄西林张家祖地 , 并将其父所嘱告知族长 , 族亲嘉勉曰:“生廖死张 , 是一祠双祧” 。 甚善赐祠堂号“崇远堂” , 并赐灯一对 , 书“清河衍派”、“汝水流芳” 。 还用八抬大桥 , 鼓乐送回官陂为张愿仔立祠 。 “张廖”两家遂成一脉 , 自立一族谓“张廖氏” , 又称活廖死张或张骨廖皮 。 愿仔为张廖氏一世祖 , 友来为二世祖 。
廖友来长大后 , 在廖大娘、岳祖母邱三七娘的呵护下 , 娶妻江十娘、柳五娘、吕一娘、章一娘 。 传下四子即:永安、永宁、永传、永祖 。 长子永安裔孙住官陂 , 次子永宁裔孙住云霄小枋;三子永传裔孙移广东;四子永祖裔孙住官陂的官北、坪寨、陈畲、郑坑、龙石示、红星进水 , 云霄水晶坪、白狗洞、饶平的杨梅坪 。
在官陂的三世永安 , 娶妻萧一娘、徐七娘、罗五娘、江六娘 。 传下五子即:元钦、元仲、元志、元聪、元宗 。 长子元钦、四子元聪、五子元宗裔孙外迁 。 次子元仲传裔孙现有六千多人 , 其中三千多人住彩下 。 三子元志传下裔孙现有三万多人 , 分住在官陂镇的十四个行政村中 。
四世元志 , 娶妻巫九娘、传下二子:道文、道行 。 两兄弟在新坎溪口楼建祖祠“上纪堂” , 兄道文得上厅 , 弟道行得下厅 。 建祠地理师说:得下厅者宜外出 。 从七世起 , 道行派下裔孙每一代只留下一、两人在家经营祖业 , 其余的都外迁到台湾发展 。
随着张廖氏族群的壮大 , 官陂可垦殖的土地资源有限 , 明崇祯三年(1630年) , 闽南闹饥荒 , 福建督师熊文灿采纳郑之龙开启台湾的建议 , 招募饥民“一人给银三两 , 三人给牛一头” , 用船运至台湾让其在西岸垦荒造田 , 张廖族人 , 同秀篆王、游、李、吕、邱等客家人应募者众多 。 台湾岛土地肥沃 , 雨水阳光充足 , 成为客家人迁徙创业的首选之地 , 就在清朝初年 , 清政府为隔断郑氏政权的给养 , 实行“海禁” , 官陂有元子公十二代裔孙 , 廖朝孔、廖朝河、廖朝路三兄弟和堂兄弟廖朝近、廖朝厅共五人 , 冒着禁令携带少量干粮 , 偷偷带上镰刀、锄头、铁镐等农具和少量五谷种子 , 登上破帆孤舟 , 在黑夜的掩护下 , 冒险向台湾驶去 , 辟波破浪 , 义无反顾 , 终于踏上台湾宝岛 。 他们来到云林二仑乡落脚 , 同先期到那里廖必达、廖建泉及钟姓、李姓等族亲 , 同心协力 , 披荆斩棘 , 开荒造田 , 兴修水利 , 播种五谷 , 以他乡为吾乡 , 实现他们立下的意向:到台湾垦荒 , 前途无量!清政府随着政权底定 , 逐渐开放禁令后 , 沿海一带掀起了渡海赴台热潮 , 张廖氏确有更多族亲来到宝岛 , 把西螺、二仑、仑背、港尾一带 , 原是一万公顷不毛之地 , 垦殖成物产丰富的农业生产基地;二仑乡成为台湾大谷仓 , 盛产香瓜更是一枝独秀 , 西螺浊水溪大米誉满岛内外 , 盛产蔬菜成为台湾蔬菜市场之牛耳 , 无籽西瓜更是市场上的畅销货 , 这些无不展现出客家人的拓荒垦殖 , 艰苦创业的成果 。 他们薪火相传 , 人丁兴旺 , 至清末民国年间 , 宝岛上张廖氏成为二十多万人的泱泱大族 。 在西螺镇建造大宗祠“崇远堂” , 祭祀廖公、元子公传下的列宗神主 , 其楹联:“崇建祠堂诏邑山连鲲岛峙 , 远寻地脉官陂水合虎溪流” 。 还建有分支宗祠近30座 。 留居祖地官陂的张廖氏族人 , 在民国年间 , 重新登记户籍时 , 都改成张姓 , 不论姓廖、姓张廖其实都是同一血脉 , 共同祭拜同一祖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