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侃历史#世人对于狐偃的误解:他果真是“见利而不顾其君”吗?或别有隐情
一天 , 晋国正卿赵武与太傅叔向到九原游玩 。 九原是晋国的国家墓地 , 诸多权贵都葬于此地 。 两人一路走过诸多历史名人之墓 , 突然间提及一个话题:“如果死者可以复生 , 我们会跟谁在一起?”
叔向是太傅 , 他所关注的历史名人也是太傅:“应该是阳处父吧!”
文章图片
可赵武却对阳处父有些不屑一顾:“阳处父为人虽然廉洁正直 , 却不免身亡 , 他的智慧不足称道!”
叔向想了想 , 又答出了另一位太傅:“狐偃如何?”
赵武答道:“狐偃见利而不顾其君 , 他的仁义不足为道 。 还是士会好啊!接受进谏时不忘记他的老师 , 提及自身时不遗忘老友 , 侍奉国君时不结党营私、也从不阿谀奉承!”
赵武对士会如此称赞 , 其实是有感而发 。
当前形势下 , 晋国卿士们各自为政 , 阿谀奉承、党同伐异者屡见不鲜 。 赵武当上正卿后 , 面对结党营私、政出多门的政坛现状 , 他又怎么能不感慨万千?
不过 , 言谈之间赵武似乎对狐偃很是不屑 , 甚至讥讽他的“仁义不足为道”——为什么赵盾不喜欢狐偃 , 还说他是“见利而不顾其君”呢?
文章图片
公元前636年1月 , 秦穆公率大军护送公子重耳回国 。 当大军到达黄河边上时 , 狐偃突然手捧一块璧玉 , 对重耳说道:“下臣多年来跟随您巡游天下 , 罪过甚多 。 请从此逃亡以避罪!”
重耳听了 , 大惊失色 , 赶紧挽留道:“将来如果我不能与舅舅同心同德 , 以河神为鉴!”说完 , 就把狐偃送过来的玉璧扔到了黄河之中 , 并与狐偃盟誓!
【#零度侃历史#世人对于狐偃的误解:他果真是“见利而不顾其君”吗?或别有隐情】黄河边上发生的这件小插曲 , 让后人对狐偃颇为不屑:因为担心国君回国后忘记了自己的功劳 , 竟然不惜以退为进逼着国君与自己盟誓 , 这算是什么忠臣?难怪赵武要说狐偃是“见利而不顾其君”了!
狐偃是公子重耳的舅舅 , 也是他的老师 。 因为父亲晋献公多内宠 , 儿子众多 。 儿子多了后 , 晋献公对儿子们不是宠爱 , 反而是加倍防范 。 这样一来 , 重耳从小可能就很少感受到父爱 。 也因如此 , 舅舅狐偃不但是重耳的老师 , 某种程度上更像是父亲 。 后来 , 年仅十七岁的重耳被迫逃亡国外 , 狐偃也不离不弃地始终跟随者他 。
文章图片
在重耳逃亡海外的十九年中 , 时人称他身边有卿士之才者三人:父亲一样的狐偃 , 老师一样的赵衰 , 兄长一样的贾佗 。 一位拥有治国之才的能人 , 却甘愿蛰伏十九年 , 跟随返国希望渺茫的公子四处流浪 , 狐偃对重耳的忠贞天下少有 。 可为何在重耳回国为君之际 , 狐偃却突然提出要离开他呢?
《东周列国志》中提到 , 在渡过黄河时 , 重耳让人把流亡海外期间的破烂旧物全部扔掉 。 看到此幕 , 狐偃有感而发:“公子未得富贵 , 先忘贫贱 , 他日怜新弃旧 , 把我等同受患难之人 , 看做残敝器物一般 , 可不枉了这十九年辛苦!乘今日尚未济河 , 不如辞之 , 异时还有相念之日 。 ”因为担心重耳富贵后喜新厌旧 , 狐偃这才主动请求离开 , 以试探主君之心 。 狐偃此举 , 遭到另一从亡功臣介子推的反感:“公子之归 , 乃天意也 , 子犯(即狐偃)欲窃以为己功乎?此等贪图富贵之辈 , 吾羞与同朝!”果然 , 回国后不久 , 介子推就同母亲一起归隐了 。
《东周列国志》演绎的这一故事 , 加深了世人对狐偃“见利而不顾其君”的印象 , 大多也对他的用心颇有微辞了 。
文章图片
然而 , 在到达黄河边时 , 狐偃果真是因为害怕重耳喜新厌旧才上演了这一幕吗?
- 小天说历史■但这一点远远比不上刘备,诸葛亮论能力是当之无愧的蜀汉第一,
- 「历史朝代说」儿媳一纸诉状将公公告到衙门,县令立马准了,公公不准儿媳改嫁
- 东东谈历史@三国中死得最冤的应该是仓官王垕,大家认为呢?,话说四大名著
- [历史皇太后]缴获武器不上交还和上级讨价还价—英雄夏伯阳,堪称苏联版李云龙
- 「东东谈历史」武功高的也很多,领兵打仗谁最厉害呢?,曹操手下战将很多
- 「孤寡老人讲历史」太监受贿导致公主婚姻不幸,清朝驸马婚前“试婚”的规矩源自明朝
- 历史神秘事:力排众人实行变法,结果却是不如人意,宋朝宰相王安石
- 「咕叽说历史」战国时代:齐魏大战·围魏救赵
- 「中国青年网」医学历史上不曾有过,张文宏:能在2-4个月把疫情控制住
- 「鲸鲸说历史」两战干死刘备关羽,被一皇帝比作姜子牙,三国最厉害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