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博物馆』同博与你“宅”一起|丝路遗珍

平城在1600年前的北魏时期 , 作为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 , 不仅是北方的政治、经济、宗教、商业、文化的中心 , 更是域外珍奇商货的荟萃之地 。 平城不仅有文化的融合与荟萃 , 艺术也在此碰撞、交融 , 西域各国的能工巧匠也都汇聚于此!
看这一组胡人杂技俑 , 出土于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2号墓 , 中间的一胡俑和二童子在表演杂技“缘橦”(即顶高竿) , 其余的六名胡俑 , 从他们的姿态和所做的手势可以推断 , 有的在指挥 , 有的吹奏 , 有的在打鼓、弹拨等 , 栩栩如生!他们足蹬靴 , 头戴帽 , 身着长袍 , 腰束带 , 是一组生动形象、自然写实的艺术珍品,再现了北魏首都平城百戏杂技演出的真实场景 。
『大同市博物馆』同博与你“宅”一起|丝路遗珍
文章图片
这些精致的波斯银币是在1988年大同市天镇县新平镇的明长城洞里发现的 , 当时共出土有49枚 , 我馆展出的这11枚 , 为卑路斯时期的银币 。 银币的正面是波斯萨珊王的侧头半身像 , 国王头戴日月冠 , 头像的两侧空白处有文字 , 外面饰有一周联珠纹 , 银币背面中心是火坛 , 两侧则各有一名祭司 。
『大同市博物馆』同博与你“宅”一起|丝路遗珍
文章图片
卑路斯国王的在位时期是公元457年到484年 , 而此时也正是中国北魏时期文成帝拓跋濬太安三年到孝文帝太和八年期间 。 他曾先后五次派使者出使平城 , 北魏也派人出使波斯 。 波斯及中亚各国和北魏互通有无 , 发展商贸 , 天镇这批波斯银币可能由当时来平城经商交易者携带而来 。
一个胡人牵着一只骆驼 , 想必凡来过大同市博物馆的你 , 也一定对这件文物记忆颇深吧?
『大同市博物馆』同博与你“宅”一起|丝路遗珍
文章图片
以它为原型所放大创做的大型铁铸雕塑 , 就像是大同市博物馆的一张名片一样 , 静静的伫立在展厅旁的天井中 , 仿佛这一眼就能梦回大魏 , 平城千年 , 仿佛这一望 , 就能望到丝路之上 , 驼铃阵阵 。
这件小小的釉陶材质的胡人牵驼俑是北魏王室贵族司马金龙的一件陪葬品 , 在司马金龙的墓葬之中所出土的文物 , 尽显胡汉文化与中西文化的融合 。 同样 , 在这件小小的陶俑身上 , 我们看着这位牵着骆驼的胡人 , 便能想到1600年前大同地区中原农耕民族与少数游牧民族的融合 , 在这只昂首曲颈的骆驼身上 , 我们便能听到那繁荣丝路之上的驼铃声声 。
【『大同市博物馆』同博与你“宅”一起|丝路遗珍】这件小小的釉陶俑 , 不仅作为王室贵族的陪葬器物 , 更能体现平城作为当时国际化贸易中心枢纽城市的作用 。
在《丝路遗珍》展厅里 , 最为精美的文物 , 当要数这里陈列出的一些玻璃器皿了 , 玻璃器皿在中国古代也被人们称为琉璃器或者料器 。
『大同市博物馆』同博与你“宅”一起|丝路遗珍
文章图片
汉代以前 , 我国的玻璃制品多以“铸造法”成型 , 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繁荣 , 北魏时期制作玻璃器的技术以及生产规模也不断完善 , 玻璃的吹制技术传到中国 , 是我国玻璃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
在《魏书?西域传》里也有记载 , 平城的大月氏人已经掌握了传入的玻璃器制造技术 , 并且有了自己的玻璃制造坊 。
这些具有异域风情的高级商品 , 在当时也备受达官贵人和王室贵族们的青睐 。 北魏时期的皇帝也会将一些工艺大师留在国内 , 让他们创作出更具有本土特色的玻璃器具 。
拓跋鲜卑民族是粗犷中带有细腻的民族 , 是擅于融合、吸纳外来文化的民族 , 正是由于这样的融合与发展 , 使得北魏时期的平城繁荣昌盛 。
1600年前丝绸之路的繁荣 , 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珍贵的文物遗迹 , 也为今天世界和平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典范 , 它见证着国力强盛 , 见证着中西方文化的大融合 。
文字、配音:王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