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池聊科技@手机厂商IoT之战( 二 )


以致于后来大家电业务也成为了小米IoT中最重要的一环 。 董明珠或许不会想到 , 五年前雷军硬生生地用智能硬件联网拼凑起智能家居的雏形 , 五年后雷军虽然输了赌约 , 但他的小米开始不断布局“IoT+大家电”领域 。
截止目前 , 小米生态链几乎覆盖了业内所有类别的智能硬件 。 从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家用机器人、智能家居、出行机器人到手机配件、VR、车载硬件等各个领域 。
小米的财务数据似乎也显示出小米战略的正确性 。
据其2019年Q3财报显示 , IoT平台连接设备数量为2.13亿台 , 同比增长62%“小爱同学”(智能音箱)月活用户数为5790万 , 同比增长68.6% 。 此部分业务同比增长达到44.4% , 占总营收比例从2018年的21.3%提升至29.1% 。
正是在这样的脉络下 , 小米凭借生态链优势 , 成为国内智能家居领域的先行者 。 但是 , 虽然小米已经联起了一张大网 , 但小米却遇到了在其IoT之路上的一个“绊脚石”——没有自己研发的芯片 , 以致于各家芯片不同、操作系统不同 , 唯一相同的只有联网的协议 。
02
学习中的华为
华为在这方面显然要比小米“聪明” , 同时也更具优势 。
在2019年深圳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 , 华为首次公布其NB-IoT芯片总发货量已经突破2000万 。
当前 , 华为在IoT布局中拥有的芯片达到3枚 , 分别是鲲鹏系列、凌霄系列和鸿鹄系列 , 这其中不包括应用于手机端的麒麟系列处理器以及巴龙系列基带芯片 。
显然 , 5G并不是华为想要的 , 它更想要的其实是IoT生态链 。 但华为在整个IoT中的打法却与小米不同 , 但战略意义似乎相同 。
我们不难从华为“1+8+N”战略中看到小米“1+4+X”战略的身影 , 它们均通过一个主入口(手机)+辅入口+广泛智能终端 。
但它们两者的不同区别于华为更类似BAT云服务主导的TOB打法 , 而非小米最初的TOC打法 。 这或许取决于公司基因 , 华为出身于以B端用户为主的厂商 ,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将IoT业务重心放在了华为云中 。
或许 , 华为之前在IoT中的动作并不明显 , 但在去年8月份 , 华为推出鸿蒙操作系统起 , 华为IoT业务开始逐渐被用户所知 。 鸿蒙OS作为一款基于微内核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 最终应用场景显然落到了IoT领域 。
除了其为IoT业务单独开发鸿蒙操作系统 , 一同亮相的还有华为旗下第一款智能电视——智慧屏 。 这让许多人感到意外 , 毕竟华为曾对外表示“不做电视” 。
对于这款智慧屏 , 华为IoT产品线总裁支浩对这一产品的解读强调了四点:一是智慧的交互中心二是跨屏的体验中心三是IoT控制中心四是影音娱乐中心 。
【乐池聊科技@手机厂商IoT之战】华为在大屏业务上的布局从逻辑上来讲是行得通的 , 一来其主营业务手机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放缓趋势已非常明显 , 二来可以扩充自家智能硬件业务营收 。
另外 , 互联网电视行业在物联网入口之争日渐高涨之时 , 华为需要的不仅是一台互联网电视 , 也是一个辅助的IoT入口 , 这正是华为IoT战略中“8”存在的意义 。
现在看来 , 华为IoT在主、辅入口均已部署完成 , 而智能终端产品阵营又有华为智选、HiLink生态支撑 , IoT版图逐步显现 。
03
转变与保守的OV
当前 , IoT业务在不断成为手机厂商的另一利润增长点 , 这让此前还处于观望态势的友商们趋之若鹜 。
除了华为 , OV也随之加入到IoT战局中 , 最先坐不住的是OPPO创始人陈明永 。
在去年12月OPPO未来科技大会上 , 时隔六年未上台的陈明永现身大会现场 , 并带来了半个多小时的演讲 , 而演讲的主体终归落到了一件事身上——OPPO要转型 , 要做IoT 。
陈明永特意地将IoT的“万物互联”升级为“万物互融” 。 他认为 , 5G时代来临之时不应是简单的万物互联那样简单 , 而是应该万物互相融合 , 不断创新发展 。 “OPPO不止是一家做智能手机的公司 , 还有IoT、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业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