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养成记:在清朝,怎样才能当上知县?( 二 )


清朝进士每科平均244人 , 其中前143人被分到了其他地方 , 剩下的101人会分配到各地做知县 , 这个概率约为40% 。 当然 , 分配到别的岗位的进士 , 之后也可能再下去当知县 , 但这不是今天要说的话题 。
明清科举考试图解
如果你不是考霸 , 考上举人后 , 死都考不上进士 , 别灰心 , 老天自有安排 。
考霸毕竟是少数 , 为了给数量庞大的举人们一个出路 , 清廷于1752年引入了“大挑”制度 , “大挑”每六个月举行一次 , 边远地区参加一次会试、非边远地区参加三次会试落榜举人 , 可以到吏部登记 , 参加“大挑” 。
“大挑”其实就是大挑选的意思 , 由皇帝派人进行面试挑选 , 被选拔为“一等”的举人 , 将被委以州县候补官 。
“大挑”不考文化 , 毕竟能考上举人的 , 文化差不到哪儿去 。 能否在“大挑”中被选中 , 主要看你的气质 , 看你的形象符不符合主考官的审美(长相、身材、精气神等) , 说你行就行 , 说你不行就不行 , 没得商量 。
三、七道考核程序如果你考上进士 , 并且名词在三甲七十名之后 , 或者考中了举人 , 被“大挑”选为“一等” , 那么 , 恭喜你 , 获得了角逐知县岗位的门票 。 接下来 , 各部堂大人齐聚吏部 , 九卿科道会通过七道考核程序 , 决定你能否成为一名知县 。
一是“别其流品” 。 即看出身符不符合要求 , 类似于今天的政审 。 清朝规定:凡为人家奴、长随、娼妓、优伶、隶、卒、或八旗户下人本身及其子孙 , 均不得应考如仕 。 意思就是这些在清朝被视为“下等人”的人及其子孙 , 不能参加考试做官 。 如果想要改变家族命运 , 必须放弃这些“下等”职业 , 三代之后 , 子孙才可应考入仕 。
二是“观其身言” 。 顾名思义 , 就是看言谈举止 , 身体状况 , 有没有疾病 , 年龄有没有虚报 , 籍贯有没有作假 。 雍正时期 , 又增加了几道简答题 , 类似于今天的公考面试题 , 比如“何以治民?”(打算怎么开展工作)、“何以厚裕?“(怎么把GDP搞起来)等等 , 答卷附在履历后面上交 , 等待评判 。
【『』知县养成记:在清朝,怎样才能当上知县?】三是“核其事故” 。 看有没有犯过错误 , 有没有了解的案子 , 有无父母之丧在身 。 三项都为“否”才符合要求 。
古装剧里的清朝县令
四是“论其资考” 。 这一条是针对那些对调、回避、丁忧、请假等官员而言的 , 他们如果办完了事 , 需要升降调补(知县) , 就要根据其空缺时间 , 计算他们符不符合规定的任期 。 这条与初除官员(菜鸟)关系不大 , 可以略过 。
五是“定其期限” 。 新进的进士、荫生、捐输、拔贡等 , 会被分配到各地区各部门实习 , 实习期满后才会被授予职务 。 定其期限 , 就是向实习部门核准 , 看看实习期满了没有 。
六是“密其回避” 。 也就是回避制度 。 不能在本省做官 , 也不能在原籍所在地五百里内做官 。 亲属不能在同省或同衙门做官 , 小官回避大官 , 授业师生以及考官与门生之间 , 也应回避 。
七是“验其文凭” 。 候选的官员 , 必须持原衙门或有关部门开的身份证明 , 包括执照、咨文、印结 , 交给吏部 , 以便授官时查验 。 查验完了之后 , 要拿上这套证明 , 给所在岗位省份的总督巡抚查验 , 然后给吏部一个反馈 。
四、抽签决定最终结果通过七道考核程序之后 , 你已经是一名知县了 , 但是去哪里当知县 , 这仍是一个问题 。
清朝将县分为冲、繁、疲、难四种 , 县有大有小 , 有穷有富 , 有好治理的 , 有难治理的 , 所以在不同的县当知县 , 对仕途影响很大 。 让新知县自己选 , 不太可能 , 大家都挑好的 , 让吏部分配 , 可能存在利益输送 , 引发质疑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 清朝沿用了明朝万历年间吏部尚书孙丕扬发明的掣签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