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失去的军马,二战德军突击炮的使用和发展( 二 )


1940年法国战役中 , 突击炮部队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 , 共有4个突击炮连先后投入战斗 。 其后突击炮的数量开始高速增长 , 至1941年6月入侵苏联时 , 德军中已装备了11个突击炮营和9个突击炮连 。 除两个连外 , 其余部队均投入巴巴罗萨行动 。
德军在东线遭遇了大量的苏联坦克 , 在当时的制式装备中突击炮是性能最好的反坦克车辆 。 其火力与德军最好的坦克齐平;突击炮的底盘均为专门制造 , 因此正面装甲厚达50毫米 , 优于大多数坦克;高度只有2.1米 , 正面投影小于坦克 。 当时苏军装备的数以万计的老式轻型坦克几乎无法在正面交战中战胜突击炮 , 就算新式的T-34和KV击败突击炮的难度也高于击败德国坦克 。 因此突击炮也越来越多地被投入应急反坦克作战 , 主要任务开始由炮兵支援向反坦克偏移 。
1942年时在希特勒本人要求下 , 对突击炮的装甲和火力进行了强化 。 突击炮F型正面装甲加厚到80毫米 , 此后的型号均保持这个水平 。 火炮改为43倍径或48倍径StuK.40型长管75毫米火炮 , 加强穿甲能力 。 从这个型号起 , 其后的各型突击炮又被称为40型突击炮 , 武器序列号也变更为Sd.kfz.142/1 。 也是从这个型号起 , 突击炮不再定位于支援步兵的机动装甲炮兵 , 而成为了专门的反坦克武器 。 其后除独立的突击炮部队外 , 德军地面部队各师反坦克歼击营中开始编入突击炮连 。
装备48倍径炮的F8型突击炮
随着突击炮的任务改变 , 还需要一种车型为突击炮作战提供支援并压制非装甲目标 , 因此又产生了突击炮的衍生型号突击榴弹炮 。 这种武器在突击炮底盘上安装了StuH.42型28倍径105毫米榴弹炮 , 于43年2月量产 。 该炮被称为42型突击榴弹炮 , 武器序列号为Sd.kfz.142/2 。 这种车在突击炮连中与传统突击炮按一定比例混合编制 , 从未独立成军 , 因此它只是一种支援突击炮作战的武器 , 而不是突击炮原有支援步兵功能的替代品 。
存世的42型突击榴弹炮
突击炮既然已从机动支援火炮变身为机动反坦克炮 , 德国步兵部队遂失去了最为有效的近距火力支援车辆 , 而这种支援又是必不可少的 。 因此德军只能将替换下来的多余短管75毫米炮安装在半履带车和8轮侦查车上 , 如Sd.kfz.250/8、Sd.kfz.251/9、Sd.kfz.233、Sd.kfz.234/4等 。 这些车辆的防御性能完全无法和突击炮相比 , 生存能力和支援效果都要打折扣 , 德军在二战中后期步兵部队战斗力下降与此不无关系 。
此时德国装甲部队也终于无法抑制自己的贪念 , 向突击炮伸出了黑手 。 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 一批德国装甲师和摩托化师覆灭 。 当时三号坦克停产 , 四号坦克产能不足 , 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遂于43年5月下令用突击炮代替坦克重建各损失的装甲营 , 在一些部队中四号坦克和突击炮达到1:1的比例 。 即便如此 , 由于前述装甲兵指挥官有把一切装甲车辆纳入自己管理的劣根性 , 古德里安等人还是难以容忍分享一种“炮兵车辆” , 于是又组织开发了四号驱逐战车(或称坦克歼击车) , 实际上这种车型在技术和性能上和突击炮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
【『德军』失去的军马,二战德军突击炮的使用和发展】
四号驱逐战车
由于对突击炮的作战能力评价很高(看过一种说法称 , 突击炮相当于坦克80%的战斗力 , 在防御作战中甚至超过90%) , 在这个时期德军也试验了纯由突击炮组成的装甲营(注意不是突击炮营 , 装甲营意味着隶属于装甲兵麾下 , 是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的主力编制) , 结果证明完全不适合进攻作战 。 主要问题是进攻过程中为瞄准不同方向出现的目标 , 突击炮不得不频繁转动车体 , 一方面延缓了进攻速度 , 另一方面危险地暴露了侧面装甲 。
到1944年末 , 随着德军资源日益匮乏 , 不得不再一次在装甲师中大量编制突击炮 , 甚至出现了完全由突击炮和四号驱逐战车编成的装甲营 。 但是此刻的德军已经无法顾及这类无炮塔车辆是否适合进攻作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