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历史」放弃勇敢多智的樗里疾,秦孝公是怎么想的?,立嬴驷为国君

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 , 嬴姓赵氏(一说秦氏) , 《史记索隐》记载名渠梁 。 秦献公之子 ,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 , 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 。 对于秦孝公来说 , 可以说是秦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位君主 。 在秦孝公之前 ,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较弱的诸侯国 。 但是 , 自秦孝公任用商鞅 , 并推行“商鞅变法”之后 , 秦国开始崛起 , 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 。
「情怀历史」放弃勇敢多智的樗里疾,秦孝公是怎么想的?,立嬴驷为国君
文章图片
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 , 秦孝公去世前 , 《战国策》记载秦孝公想传位于商鞅 , 商鞅推辞不接受 。 不久之后 , 秦孝公去世后 , 葬于弟圉 , 其子秦惠文王继位 。 那么 , 问题来了 , 秦孝公为何放弃勇敢多智的樗里疾 , 立嬴驷为国君 , 他是怎么想的?

首先 , 就秦孝公来说 , 最终将国君之位传给了嬴驷 , 也即大家熟悉的秦惠文王 。 与此相对应的是 , 在秦孝公的儿子中 , 还有一人可以竞争君主之位 , 他就是樗里疾 。 樗里疾(?―前300年) , 又称樗里子、严君疾 , 嬴姓 , 赵氏 , 名疾 , 秦孝公庶子 , 秦惠文王异母弟 , 其母出自战国七雄中的韩国 。 秦人谚语:“力则任鄙 , 智则樗里 。 ”也即在秦国百姓的心目中 , 樗里疾能说会道 , 足智多谋 , 绰号“智囊” 。 除了智谋上堪称一流 , 樗里疾还是一位南征北伐的武将 。 比如秦惠文王在位时 , 樗里疾经常率军攻打魏国、赵国、楚国等大国 。
「情怀历史」放弃勇敢多智的樗里疾,秦孝公是怎么想的?,立嬴驷为国君
文章图片
可是 , 秦孝公却选择立嬴驷为国君 , 放弃勇敢多智的樗里疾 。 对此 , 在笔者看来 , 秦孝公之所以没有传位于樗里疾 , 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几点 。 一方面 , 这是因为樗里疾是秦孝公的庶子 , 并且在年龄上小于嬴驷 , 而嬴驷则是秦孝公的嫡长子 , 也即出身的不同 , 是秦孝公放弃樗里疾的重要原因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 即对于各个诸侯国来说 , 王位必须由嫡长子继承 , 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 比如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 , 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 , 他们被分封到天下 , 以此建立隶属于周王室的诸侯国 。 在周朝时期 , 宗法制中规定“立嫡以长不以贤 , 立子以贵不以长” 。 因此 , 就嬴驷和樗里疾来说 , 嬴驷作为嫡长子 , 继承秦国君主的位置 , 可以说是名正言顺的 。
「情怀历史」放弃勇敢多智的樗里疾,秦孝公是怎么想的?,立嬴驷为国君
文章图片
【「情怀历史」放弃勇敢多智的樗里疾,秦孝公是怎么想的?,立嬴驷为国君】与此相对应的是 , 虽然樗里疾智勇双全 , 但是 , 樗里疾既不是秦孝公的嫡子 , 也不是长子 , 自然没有资格和嬴驷争夺秦国君主的宝座 。 当然 , 在春秋战国时期 , 嫡长子继承制也不是所有诸侯国都遵循的 。 比如赵国的很多君主 , 就不是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王位的 。 因此 , 这就需要说到嬴驷在其他方面的优势了 。

另一方面 , 虽然樗里疾勇敢多智 , 甚至在嬴驷 , 也即秦惠文王之上 , 但是 , 就后者来说 , 却拥有作为君主的果断 。 秦惠文王即位之后 , 对商鞅有所顾忌 , 公子虔等一帮人就乘机捏造谣言说商鞅造反 , 于是 , 秦惠文王便借此将对秦国有功的商鞅处死 。 虽然秦惠文王处死商鞅 , 是饱受争议的 。 但是 , 因为当时商鞅的威望 , 完全在秦惠文王之上 , 已经是功高震主了 , 所以 , 在笔者看来 , 出于巩固自己位置的考虑 , 秦惠文王必须要除掉商鞅 。
「情怀历史」放弃勇敢多智的樗里疾,秦孝公是怎么想的?,立嬴驷为国君
文章图片
在果断除掉商鞅之后 , 秦惠文王不仅坐稳了秦国君主的宝座 , 还继续推行商鞅变法 , 这让秦国的国力得以继续增强 。 更为关键的是 , 秦惠文王在位时 , 果断消灭巴国和蜀国 , 并重用张仪等出自山东六国的人才 , 这促使秦国得以继续向中原之地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