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退散后,口罩是不是会成为必需品?谈谈疫情催生的“商机”( 二 )


一次流感或是一场疫情 , 到底给民众留下了什么?
留下的不只是疫情期间对口罩等防护用品的重视 , 疫情退散之后 , 关于防护用品的供求关系可能会出现缺口 , 但至少防护用品可能成为人们防护的日常用品之一 。
从1918年的H1N1甲型流感疫潮开始 , 一系列公共事件的发生 , 建立和巩固了日本人戴口罩的习惯 。 无论是感冒时 , 健康人预防感冒的发生 , 还是因为未化妆而戴上口罩 , 更不用说春季流行性感冒 , 抑或是花开时节 , 避免花粉过敏 , 口罩这种防护用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
无论男女老少 , 恰当时期 , 抑或是必要时刻 , 戴口罩似乎成为一种礼仪文化 。
『传染病』疫情退散后,口罩是不是会成为必需品?谈谈疫情催生的“商机”
本文插图
需求催生市场 , 防护领域众星捧月 哪里有需求 , 哪里就有市场 。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2月29日 , 包括普通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医用N95口罩在内 , 全国口罩日产能1.1亿只 , 全国口罩日产量1.16亿只 , 分别是2月1日的5.2倍、12倍 。 在日产能与日产量双双破亿的情况下 , 不难发现除了生产能力日益提升、加班加点生产之外 , 还出现众多“跨界者” , 一同分着“防护用品”这杯羹 。
据不完全统计 , 在这期间 , 3000家企业紧急“跨界” , 连内衣、纸尿裤企业也开始将手伸进口罩生产+盈利这个“大口袋” 。 E公司曾联合天眼查调查统计发现 , 以工商注册信息变更为准 , 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 , 全国超过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 , 其中 , 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的企业多达3647家 , 几乎呈现行行“跨界” , 全体拥“医”的现象 。
在3000家跨界企业中 , 有占比38%的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下的小微型企业 , 也有占比超过一半的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下的企业 。 这些企业从行业划分来看 , 既有中移铁通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旗下的54家加油站 , 也有之前生产婴幼儿产品、生产卫生巾的企业;更有看似毫不相关的家电、汽车企业的加入 , 比如格力 , 比亚迪;当然 , 其中也不乏医药企业 , 例如 , 2月18日晚间 , 黄山胶囊发布公告称 , 公司与安徽省绩溪小山卫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小山材料”)签署了股权收购框架协议 , 将依托小山材料在细菌病毒防护、诊疗和消毒产品等领域取得技术和产品的竞争优势 , 延伸和拓宽公司产品服务领域 , 增强公司在医药产品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
针对这一跨界现象 , 有分析人士表示 , 疫情在得到控制前 , 防护用品的需求量就不会减 , 这也会带动整个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当然 , 在推动市场发展的这条道路上 , 也缺不了国家的扶持 。 有企业担心在疫情过后 , 随着需求降温可能导致的产能过剩 。 对此 , 国家发改委此前表示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 , 政府将进行收储 。
也就是说 , 只要符合标准 , 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组织生产 。
『传染病』疫情退散后,口罩是不是会成为必需品?谈谈疫情催生的“商机”
本文插图
跨界非易事 , 蛋糕争夺之战如何拔得头筹? 然而 , 防护用品这块看似巨大的蛋糕 , 这些“搅局者”真能吃得消?看似疫情之下速成的“风口” , 可能是多方自身实力的较量 。
事实上 , 跨界并非易事 , 在3000家企业中 , 有成功者 , 但也不乏失败者 。
众所周知 , 生产防护用品 , 除了生产的原材料之外 , 生产机器、资质认定、解析消毒等 , 不仅需要资金、技术、更需要时间 。 一批口罩生产出来 , 一般需要7~15天的时间进行消毒 。 一旦过了时间 , 很可能甩手不出去 , 大批资金造成积压 。
较高的进入门槛 , 口罩等防护用品属于医疗器械的细分行业 , 关乎人体健康与安全 , 相对其他制造业而言 , 进入门槛较高 , 我国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企业设立、生产经营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 并建立了严格的审核程序和市场准入制度 , 以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的监管 。 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及《医疗器械注册证》等资质牌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