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PP@AI抗疫时刻中,中外的异与同( 二 )
当然 , 追踪人的去向对于疫情防治也很重要 。 但不像中国应对新冠疫情这样 , 是通过大数据+AI对重点人群进行行踪溯源预警 , 其他国家的AI主要还是表现在算法预防 。
英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就使用贝叶斯推理开发了Data61模型 , 用以追踪将昆士兰州登革热病毒是如何传播到澳大利亚 , 并如何在人与人之间转移的 。
借助昆士兰州卫生局提供的15年内匿名记录的登革热病例来进行训练 , Data61可以综合判断多种人员流动信息 , 比如航空公司乘客数据、地理标记、社交媒体、旅游情况等等 , 从而预测可能发生疫情的时间和地点 , 让医疗机构早做准备 。
据说 , 该模型还可以用于预测莱姆病、埃博拉和疟疾等人畜共生的疾病 。
4.智慧诊疗 。
在中国新冠防治中 , AI在诊疗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影像筛查、远程问诊等 。
欧美等国家也正在将AI的计算能力应用到类似环节 。
比如早在2013年 , IBM就开始与全美综合医院排名前四的克利夫兰诊所进行合作 , 研究如何利用“沃森(Watson)”人工智能系统提高护理水平 。
去年十月 , 谷歌也公布了一款名为LYNA的监测工具 , 能够以99%的准确率区分出有转移性癌症的载玻片和无转移性癌症的载玻片 , 将乳腺癌诊断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
伦敦的医疗 AI 公司则与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Stanford Primary Care 和 Yale New Haven Health 等合作 , 打造出能够辅助实习医生独立行医的系统Babylon 。 经过测试 , 在初级护理医学最常见的病症方面 , Babylon AI 的准确率得分为80% , 而七名医生则为64-94% 。 而AI的安全性则达到了97% , 高于医生的平均值93.1% 。
本文插图
将AI用于医疗产业 , 也是日本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 。 实际上 , 日本早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中国杭州和广州建立了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 在东京江户川区的目目泽医院 , 患者只需要在掌上电脑上面做选择题 , 回答“哪里痛”“痛的时间”等问题 , AI系统就能根据患者的选择自动生成电子病历 。 这种问诊方式也被日本70多个医疗单位使用 。
智能服务机器人 , 也很早就进入了许多大型医院 。 1985年 , 美国TRC公司研制出世界首个服务机器人“护士助手” , 不仅能运送医疗器材、药品等 , 还能为患者提供送饭和送病历、报表及信件等服务 , 目前已在全球几十家医院投入使用 。
人与疾病的斗争永无休止之日 , 人工智能确实能够为早日结束战役注入一剂强心针 。 它或许未能在此次此刻的新冠疫情中 , 被欧美澳洲等国推到台前 。 但不可否认 , AI早已与人类的健康紧密相连 。
AI抗疫:中外的异与同
至此 , 我们可以发现海外AI与中国AI在防疫领域的一些有趣的异同点: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 中国的AI抗疫手段与全球顶尖的AI医疗几乎站在了同一水平线 。 具体就体现在 , 在数据层、技术算法、产业应用方面全面覆盖 。 比如利用大数据追踪重点人群 , 借助深度学习辅助实现体温检测、医疗诊断 , 通过超大计算来进行药物研发等等 。
当然 , 一些基础积累的不同 , 决定了双方的优势各不相同 。
比如说 , 由于美国、日本等医护资源匮乏 , 所以很早就开启了诊疗数字化的进程 , 以帮助医护人员提升工作效率 , 降低工作强度 , 也因此为AI辅助医疗积累了大量高质量的数据 。
比如美国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 EHRs) , 十年内积累了1000万名病人的记录 。 其中就包括疾病诊断记录、病人用药效果、基因数据、家庭病史等重要信息 。 2011年之后 , 日本医疗数据也已经全面采用电子化报送系统 , 个人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阅云端保存的各种医疗信息 。
- 『强国兵器』中方协同美方开发AI工具,英国人:只有中国能做到,抗疫强力辅助
- 华为云启动全球抗疫行动,参与计划伙伴将获最高30000美元免费云资源
- #新华网#中国卫生专家与沙特同行分享抗疫经验
- 「新华网」中国向吉尔吉斯斯坦提供第二批抗疫物资
- 新华网:中国向阿塞拜疆提供抗疫物资
- 「新华网」欧亚经济委员会执委会官员期待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加强抗疫合作
- 【浙报融媒体】“共享员工”有些法律问题要说说清楚
- [南疆烽烟正十年]杨得志代替王必成,日本媒体分析了其中缘由,战前中央临阵换将
- 传媒与娱乐内容的未来
- 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车队!东风出行抗疫网约车队实现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