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疫情期间北京残障人群的“爱”与“被爱”

疫情:疫情期间北京残障人群的“爱”与“被爱”。


疫情:疫情期间北京残障人群的“爱”与“被爱”

3月1日 , 北京市残联教育就业部工作人员冷新雪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进行手语翻译 。 新华社采访人员鞠焕宗摄影

疫情:疫情期间北京残障人群的“爱”与“被爱”。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采访人员邰思聪 盖博铭 赵旭)距离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 , 手语翻译冷新雪第一个来到现场 , 开始对照新闻素材进行“彩排” 。 她换上正装 , 双手在空中比划着信息 , 口中复述着稿件……在冷新雪的身旁还放了一个神器:一只透明口罩 。

疫情期间 , 北京市在每天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增加手语翻译 , 冷新雪作为这支临时组建的手语翻译团队的组织者 , 与其他手语翻译员筑起了残障人士与权威信息之间无声的“连心桥” 。

由于发布会参与人数较多 , 所有参会人员均需佩戴口罩 , 但戴普通口罩不可避免会遮挡唇部动作 , 影响手语翻译的效果 。

“口罩如果是透明的就好了 。 ”冷新雪说 , 她于是和口罩“较上了劲” 。


疫情:疫情期间北京残障人群的“爱”与“被爱”

在距北京城区近50公里的门头沟区雁翅镇河南台村 , 50岁的王久相正奋战在乡村防疫第一线 。 2月27日 , 王久相在村里进行消毒工作 。 新华社采访人员赵旭摄影

“掏空”口罩的中心部分 , 用封口器固定上一张透明塑料 , 为了防止起雾再喷涂一些除雾剂 , 最后用酒精进行消毒……就这样 , 一只手工透明口罩制作完成 。

“我之前参考了一些国外透明口罩的制作方法 , 但不是开口太小观众看不清口型 , 就是塑料太软容易粘在嘴上 。 ”冷新雪说 , 她还要根据实际体验 , 不断改良透明口罩的制作方法 。

在现场翻译过程中 , 由于一些汉语词汇较为复杂 , 如何使用简单的手语介绍最关键的信息成为每次手语播报的难题 。 冷新雪一面思考着如何简化手语表达 , 一面也琢磨着一些新办法 。 遇到拿不准的词语 , 她还会提前与手语方面的专家进行视频通话 , 确保准确无误 。

一个多月来 , 冷新雪所在的手语翻译团队共完成了30多场新闻发布会的现场翻译工作 。 每场发布会下来 , 长时间、高强度的现场翻译工作都让队员们十分疲惫 , 但他们从未抱怨 。 她说:“大家只为一个目标 , 那就是让听障朋友在疫情期间能够获得一份安心和温暖 。 ”

据了解 , 为使残障人士第一时间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进展 , 中国各级残联正组织通过有声报告、手语视频等方式实现信息无障碍传播 。 在中央及各地方省市的疫情发布会中 , 手语翻译也成了“标配” 。

疫情期间 , 对残障人士的关爱也体现在生活细节中 。 在北京 , 有的地方为困难残疾人推出挂号、问诊、取送药、精神残疾特殊服务等多项便民举措;有的地方按每个乡镇、街道不低于10户的标准 , 为一户多残、孤老残疾人等最困难残疾人家庭 , 每周不低于两次送药送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