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争夺战弟弟追求完美,孙子聪慧伶俐,哪一个的分值更重

感谢各位看官的阅读,如果还能点点关注,小编感激不尽。大明星的行头穿搭向来是粉丝追随的潮流指标,萤光幕上的打歌服或是舞台装为求抢眼,造型设计稍嫌浮夸,对一般人来说多了点距离感不管司马衷的智力水平实际上到底如何,至少当时朝中很大一部分官员对其继承皇位一事并不认可。而反观比司马炎年轻12岁的司马攸,他诚信待人,严格以礼法自我约束,鲜有过失,深得众心。司马攸自小就以聪慧著称,成年之后,性格温和,为人公正,既礼贤下士又乐善好施,简直是太完美了。而且司马攸还很具文学素养,他酷爱读书,文笔极佳,尤其擅长写作书信,甚至引得时人争相模仿。慢慢的,在世人眼中,他才能和威望都超越了哥哥司马炎。司马师病逝之时,司马攸年仅十岁,但是他却在这个伯父兼继父的葬礼上表现出这个年龄段很罕有的成熟。他的悲痛之情,感动很多人。羊徽瑜是司马师的第三任妻子,嫁给司马师之后未育有子女。司马师死后,司马攸对这个继母也是全心全意侍奉,孝顺之名,得到众人交口称赞。而到了生父司马昭逝世时,司马攸悲伤更甚,乃至于数天水米未进,无论左右如何劝他,他都拒绝进食。后来,生母王元姬担心司马攸的身体会垮掉,前往劝慰。在王元姬的强逼和左右侍从的进谏之下,司马攸才开始重新进食。司马攸受封为齐王后,他虽然一直留在洛阳,并未到自己的封国,但是他都会将封国中收来的租赋奖赏给当地官员,上至文武官员,下到普通士卒,人人有份。这些人家中遇有疾病或者丧事,司马攸更是慷慨的赐以钱财,以示抚恤。而封国中有自然灾害以致歉收之时,司马攸都会向国中百姓分发赈灾物资,减免租赋,并发放赊贷,等待丰年时再行归还。封国之中的民众都非常爱戴他。但是,司马攸有几个现在看起来有点怪异的癖好。一个是,他找人借书,发现书中有错误之处,必定要在旁边一一写出错在哪里,然后再还给人家。另一个是,他很执著于礼数,要是有人言谈中不小心触及他的忌讳,比如在官方场合叫他个昵称什么的,他也不生气,只是开始涕泪泗流——就连晋武帝都时常得提防着这点,每次和这个亲弟弟单独聊天的时候都不敢随意开口,必定要三思之后才敢张嘴,心里那个累啊!这个两个习惯在现在说起来似乎有点故意显摆和沽名钓誉之嫌,但在装逼之风大行其道的西晋初期,司马攸的这些怪癖却很对时人胃口,很得时人欣赏。于是,到了晋武帝晚年,众人都希望能够由司马攸代替司马衷继承皇位,或者说在司马衷即帝位后,由司马攸辅佐司马衷。但是此时晋武帝司马炎遇到的选择题,已经和他父亲那会完全不一样了——司马昭两个选项都是自己的儿子,对他而言给谁都是自己家的事儿,无非只是名分不同。而对司马炎而言,把天下托付给弟弟,还是存有不甘的,毕竟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赵匡胤那种兄终弟及的胸襟(何况北宋二祖之间,烛影斧声咋回事,现在还没办法扯清楚呢)。出于对司马衷生母杨艳皇后的宠爱,以及对皇孙司马遹(音[yù])的期待,除此之外,也许还有因为当年父亲司马昭在自己和司马攸谁继承大统上有过犹豫残存着一丝愤懑,最终,司马炎还是力排众议,立太子司马衷为西晋王朝下一任扛把子。虽然司马攸本是人心所向,被寄予辅政兴邦的厚望,但是本性宽良的晋武帝在此事上却一意孤行,并将所有敢于进谏反对的大臣一一降职。
皇位争夺战弟弟追求完美,孙子聪慧伶俐,哪一个的分值更重
文章插图
司马遹,字熙祖,是司马衷的长子。他的出生颇具有西晋的奇葩特色——他的母亲谢玖本是晋武帝司马炎的才人,因为司马炎担心太子年纪小,不知道床笫之事,就派谢才人去东宫给儿子侍寝,教习一下,没想谢才人却一下子就有了身孕(所以也有人认为司马遹有可能是司马炎所生)。司马遹与其父司马衷不同,他从小就很聪明,也深得晋武帝喜爱。司马遹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宫中失火,晋武帝登楼远望,查看是什么情况。年幼的司马遹赶紧拉着晋武帝的衣襟躲到暗处,晋武帝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司马遹说:“夜晚仓卒之间,情况不明,应该提防出现变故,身为人君者更不应让火光照见。”晋武帝因此对司马遹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