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同时能进文武庙的人:杜预。你没听过吧?
"振长策而攻取,兼儒风而转战。"
文庙和武庙是历代中国王朝为纪念对社稷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而建立起来的纪念场所,是自古以来读书人和武将们追求的最高精神归宿。最先进入文庙包括孔子、孟子、孔子徒弟中颜渊为首的"十哲"等,能够进入文庙是历代文人的最高荣誉。武庙中配享的有姜子牙、张良、白起、韩信、关云长等人,能够进武庙也是历代名将奋斗的最高目标。
按照这样高的规格,只要能进一个庙就已算得上是古代历史上的巨擘,而同时能配享两个庙的,史上则少之又少,迄今为止,只有一人,他就是晋朝的名臣杜预。那么,为什么在今人看来并不是特别出名的杜预,能够同时进入文武二庙,他又做出过哪些卓著的贡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文章插图
杜预在三国时期不是特别有名,后世对这个人的关注得也不是特别多,可以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伟人。在三国鼎立的后期,实力最强的曹魏政权被司马昭所掌控,因此开始了天下一统的征程,而此时的杜预开始崭露头角。
他祖上三代都在朝堂为官,但他并非是普通官宦之后,有自己的学识和远见。其祖父杜畿曹魏时期有名的文臣,曾任河东太守之职位,然而因其作为一名汉朝旧臣,且与荀彧等同僚关系密切,所以,在朝堂上,并未与曹操走得很近,也没有得到重任。到曹丕执政时期,被启用,并委以重任,曾担任尚书之职,在任期间曾为曹丕屡立大功,他死后,曹丕追封他太仆,谥号"戴侯"。
杜预父亲叫杜恕,在曹丕执政期间一直未当官,直至明帝曹叡执政时才出仕。当时杜恕性格十分正直、忠肝义胆,和朝堂上的重臣没有处理好关系,最后被人诬陷,在发配的路上病死。杜预出仕实在司马昭执政时期,他当时的出色才干被朝堂的当权者所看中,并在后来娶了司马昭之妹为妻,从而成为司马政治集团的重要成员,可谓是文武双全,先后深度参与了平蜀、灭吴等重要战役,此外,在救灾、治水等民生工程方面也政绩斐然。
公元278年冬,杜预开始担任荆州都督,管理地方军事,通过他长期细致的军情探查和调研分析,他得出一个结论:东吴政权已经出现衰败之相,变得不堪一击,而此时正是灭吴的最佳时机。于是杜预立即汇报司马炎,晓以利弊,结果司马炎却瞻前顾后,被朝中大臣反对后,更加犹豫不定,因为大多数人看来,在东吴境内几乎所有的平民和大族都是拥戴孙氏政权的,他们也已经掌管江东有数十年之久了。
文章插图
然而,就在此时,唯一可以委以征战大任的荆州前敌主帅羊祜突然病危,临终前向司马炎推荐可以接替他的人就是杜预。司马炎再三考虑后,终于决定把主帅的位子交给杜预。公元279年,杜预手握着20万的军队大权,开始谋划讨伐东吴的计划,进军策略方面,他经过思考决定分六路开赴,水路和陆路同时出兵,相互配合,其中由琅琊王司马伷任东路军统领,豫州刺史王戎任中路军统领,胡奋任南路军统领。
此后又经过了一年多备战和操练,终于在公元280年,晋军在杜预的号令下,一路南下攻伐东吴、势如不可当,而东吴军队却一路吃败仗,最后终以东吴战败被灭而告终。灭吴之战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最终结束了长期以来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当时晋朝一统天下的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西晋灭吴、统一中原之后,杜预也因此被封为当阳县侯。
济民有方,政绩斐然。
杜预除了在晋朝一统天下方面武功卓著,在文治方面的政绩也毫不逊色。公元278年秋,兖豫各州郡暴雨连年,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洪涝灾害,晋武帝多次向朝堂问对策,杜预曾经两次向武帝上书其抗灾计划(其奏章记录于晋书中)。他经过对灾情细致的调研,对灾害原因进行深刻地分析,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能够解决危机的救灾对策。
- 让梁山好汉折损大半的方腊,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局如何!
- 历史上有什么遗祸千秋的决定八股文、闭关锁国,中国近代的屈辱
- 写出《悯农》的李绅,历史上竟有这么多黑料,反差惊人
- 它是历史上充满谜团的朝代,连都城都被后人议论纷纷,带你去解密!
- 中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5人,袁天罡仅排第3,第1名无人不服!
- 历史上哪些朝代是正统王朝,正统王朝与非正统王朝的区别是什么?
- 中国历史上的最牛学霸, 1300年只出了一个, 状元都比不过他
- 历史上《鬼谷子》一书,被列为禁书两千年,是否真的泄露了天机?
- 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岁?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
- 马永贞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