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咖叫你写好新闻稿:好题目从何而来?关键是大局意识

来源丨华文融媒云(ID:zghwrm)
作者丨姚赣南
媒体大咖叫你写好新闻稿:好题目从何而来?关键是大局意识
文章插图
在新闻写作中经常会遇到这么一个问题,写着写着没有题目好写了,特别是缺少好题目,十分着急。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古人云:“目在足下,不可以远视,虽明何益!”把目光放远放大,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心中装着大局,就能发现一个又一个好题目。
从“石头”的角度写出的好文章
牛年春节过后,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视频公开,引发国人关注,人们十分想了解边防军人的工作、生活状况。2月22日,公众号上一篇文章的题目吸引了我的眼球。标题是《清澈的爱,喀喇昆仑的石头为证!》这真是一个好题目,带出了一篇好文章。文章从边防军人的“石头情结”说起,讲述了一块块石头背后的故事:有的战士在石头上记下姓名与交党费的日子,有的把青春誓言写在石头上,有的在石头上画上国旗、国徽、军旗,……昆仑山的石头,见证了边防军人的大爱和坚守,见证了一代代边防军人的传承。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是大局;“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是边防军人对祖国的忠诚。因此,昆仑的石头就成了文章的好题目。
为何“农民卖粮食”成了“神来之笔”?
1997年7月7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河南农民高高兴兴卖粮食》的报道。看题目,挺平常,夏收了农民卖粮食很正常,是个常规性的报道。然而,这篇报道却受到中央的一位领导表扬,认为“人民日报跟中央的精神跟得很紧啊!”是一次“神来之笔”。
这是为什么呢?这篇报道为什么这么重要?它又是怎样策划写成的呢?
原来,那一段时期经济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购农民的粮食,这是关系到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防止出现“折腾”的事关大局的重大问题。可是,当时社会上的人们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深,思想还不统一,急切需要新闻媒介加强引导。
媒体大咖叫你写好新闻稿:好题目从何而来?关键是大局意识】正当此时,人民日报经济部的一位编辑在读了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安徽、河南的消息后,意识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是一件大事,于是组织河南采访人员马上采写,并配了评论。正是这位编辑有大局意识,有目的地去组稿,才有了题目,才发表出有份量的稿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在采访人员和通讯员的政治素质中,大局意识是重要的一条。"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们报道文章中的深度、力度、广度,正是体现了对宏观大局的认识与把握。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头几年,我国遭受很大困难。但是,我们的一些优秀媒体人有大局意识,写出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纪事》《大庆精神大庆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报道,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采访人员或通讯员有没有大局意识?这种意识在脑海中是否牢固?这是判断他是否在政治和业务上成熟的重要标志。只有增强大局意识,紧扣时代脉搏,“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才能在采访中不断涌现好点子,写出有影响力的好作品。
为什么我们有些报道往往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为什么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不是材料不够,也不是文笔欠缺,而是缺乏把握全局的能力。只有总揽全局的采访人员或通讯员,才能在采访中对事实的取舍心中有一杆秤,能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有着普遍意义的事实,选择那些与大局有关的群众关心的新鲜事,选择那些“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芒”的具体、形象、生动的事实,不断发现新情况,想出新题目。
如何才能增强大局意识?
首先,要自觉地从大局看问题,即“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把新闻宣传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与定位,在了解大局、服务大局的前提下开展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