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草书的竖画,与当下国展作品相比,变化更加丰富且无一雷同

怀素狂草自叙帖中的“中”与“十”字,处理手法变化多端,各有千秋!
古人草书的竖画,与当下国展作品相比,变化更加丰富且无一雷同
文章插图
“中”,“口”字很大呈半圆状,牵丝与竖画划分成三个布白,最大的为开放布白,其次两个是封闭式布白,形态各异且有呼应之势。长竖书写的位置很重要,靠右一侧,使得整个字避开了平均之刻板!细致观察,不难发现,竖是微微倾斜的!
古人草书的竖画,与当下国展作品相比,变化更加丰富且无一雷同
文章插图
这个“中”非常可爱,憨态可掬,那一短竖像极了一个向前冲刺的鱼,交叉位置刚好与上个字相反,偏左!“口”字的左半边书写得也是肥而厚,与竖协调一致!
古人草书的竖画,与当下国展作品相比,变化更加丰富且无一雷同
文章插图
这个“中”字与下面的“好”字共用一竖画,这一竖画左弯右曲,极尽动态与飘逸,与第一个“中”字竖画形成巨大对比与反差!
下面的“中”可供参考!
古人草书的竖画,与当下国展作品相比,变化更加丰富且无一雷同
文章插图
王羲之的!偏短!
古人草书的竖画,与当下国展作品相比,变化更加丰富且无一雷同
文章插图
王羲之的!
古人草书的竖画,与当下国展作品相比,变化更加丰富且无一雷同
文章插图
张旭的,偏高!
怀素的第一个“十”字,交叉在右侧,短促有力!
古人草书的竖画,与当下国展作品相比,变化更加丰富且无一雷同
文章插图
第二个“十”字。与下一字合用竖画,线条遒劲有力且极富弹性!
古人草书的竖画,与当下国展作品相比,变化更加丰富且无一雷同
文章插图
参考下例“十”字!
古人草书的竖画,与当下国展作品相比,变化更加丰富且无一雷同
文章插图
王羲之的,横画与竖画交叉点,左侧长,右侧短,收笔有隶意,同时,竖画收笔与横画收笔相吻合协调!
古人草书的竖画,与当下国展作品相比,变化更加丰富且无一雷同
文章插图
黄庭坚“十”字,严重放长横画,收缩竖画,横画雁尾收笔。
古人草书的竖画,与当下国展作品相比,变化更加丰富且无一雷同
文章插图
黄庭坚“十”字,厚重沉着,竖画的收笔圆融饱满……
古人草书的竖画,与当下国展作品相比,变化更加丰富且无一雷同
文章插图
傅山“十”字,竖画又高又瘦,横画左重又轻,运动感强!
总结:
一,上面十二个字,每一个竖画都不同,有顿笔或者藏锋收尾,类似于楷书的垂露竖,不同的是,草书中的垂露竖每一个都不同,有直线垂露,如图一;有双向曲线垂露,如图三;有枯笔垂露,如图七;有单向曲线垂露,如图八。同样,有露锋收尾的,类似于楷书的悬针竖,不同的是,有短促到不可思议的可爱型,如图二;有圆头藏锋收笔偏左型,如图四;有切笔平头起笔收笔偏左型,如图五;有弯曲成鱼钩型,如图六;有顿笔成角起笔收笔偏左型,如图九;有收笔圆嘟嘟肥头肥脑型,如图十一;有收笔成柳叶型,如图十二。
总之,草书的竖,虽然也有悬针、垂露之分别,但是却变化莫测,无一雷同……
古人草书的竖画,与当下国展作品相比,变化更加丰富且无一雷同】对比一下当代书法家作品,或者当下国展作品,往往固化在一两种垂露竖上,且变化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