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春节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这儿的老百姓称之为“翻身年”
1950年的春节,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在我们苏北里下河,老百姓称之为“翻身年”。那年我8岁,已经在圩子里办的私塾念书。对“翻身年”的一些细节,我还记得很清楚。
文章插图
我们那里,有吃“咸货”的习惯。一到秋天,把家养的家禽宰杀后腌好晒干,再把鱼塘养肥的鱼虾,吃不完的也腌晒起来,过年的“咸货”就算备齐了。
那年,忙完秋收秋种,父亲和母亲就带着我去了离家最近的城市,卖粮买布。那时家里五口人,母亲先把不能再穿的破衣烂衫拆洗干净,糊成做鞋用的布骨子,每天晚上在油灯下呼啦呼啦地抽绳线纳鞋底。鞋做好了,再缝新衣,每人一套。那年,母亲给我做的是一件棉袍子,8岁的我穿了棉袍,再戴上瓜皮帽,像是个小小教书先生,父母可乐和了!
腊月里都为过年忙。站在河岸上,能一直听到“嗵嗵”声和“呼呼”声,是家家户户都在舂米磨面,准备蒸团烀糕。
小年时要送灶王爷上天,年三十再接回家,供饭,点烛上香,磕头祈祷,还要念灶龛上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即便不识字也要大声说出来。
小年,也叫“老年根儿”。年根儿前要把米团、水糕做出来,米团用“四九”的寒水浸养,可以保存到来年割麦插秧时用。还要做米酒,男男女女都喜欢喝,连小孩子都可以饮上一小碗。
老年根儿后,离过年就没几天了,要开始杀猪煨咸货,到水田挖藕扒茨菇。
一切准备停当,年三十就到啦。这一天要贴对联花箋,地上打生石灰元宝墩,灶房里捆元宝草把。而重头戏绝对是年夜饭。我们所谓的年夜饭,不仅是一顿饭,而是要把过年三天的饭菜全都做出来,年里不动刀,不吃生。
我们那里还有一个风俗,就是从年三十到过完年,都要给女人放假,所以做年夜饭是男人的事情。我父亲很会做菜,平时家里来客都是他下厨,过年时有鱼有肉,他当然更能大显身手。
红烧肉要烧成元宝状,代表红红火火。
红烧鱼,鲫鱼一对,取“积余”的谐音。
茨菇炒百叶,取百业兴旺之美意。
炒水芹菜,意谓做人做事勤勤恳恳。
每道菜都有美好寓意。
四道菜烧好,再煨出一锅汤,把猪肠、猪肚、猪肺洗净切段,加青菜头,清水慢煨。这道汤是我的最爱,泡上饭,香极了。
但是,连我们小孩子都知道,红烧鱼这道菜,过年期间并不能动筷,那是要年年有余的。
大年初一,拜年是大事,新衣新鞋穿戴得整整齐齐,来到长辈面前,先点香磕头,还要说祝福话,然后才坐到饭桌旁。桌上早已摆好热气腾腾的米团米糕、鸡蛋、红枣茶。因为每到一家都要吃点喝点,所以,不知不觉中,我的小肚皮已经鼓鼓。
小孩子们忙着收过年礼,胸前围个像围裙一般的“加口儿”,缝有大大的口袋,就为过年用的,当长辈把压岁钱、花生、瓜子之类的拿了过来,孩子们早已经把口袋撑得开开的,心里想的是“快倒进去,快倒进去!”嘴里却还客气地说着:“不要,不要。”言不由衷的样子让大人们笑得简直合不拢嘴。
收了花生和瓜子等等,我们都留存着,能吃上好长时间。
压岁钱嘛,当然由父母收起,做了家用。
那个翻身年,特别热闹,特别开心!
【1950年的春节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这儿的老百姓称之为“翻身年”】我们村子大,有庙宇,有祠堂,大年初二,村里组织了庙会,大家上庙里敬香,进祠堂祭祖,然后到街巷看表演,有搭台唱戏的,有舞龙舞狮的,有划旱船的,还有滚铜板的……看得我都眼花缭乱了。小商小贩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赚钱的好机会,卖饰品的,卖花灯的,卖风筝、风车的,一应俱全。也有卖熟食,都是家乡货,有煮的,莲藕、荸荠、茨菇、菱角,有炸的,油条、馓子、方酥……风一吹,香味飘老远,那叫一个馋人。
庙会上人多,小孩子怕挤丢,都牢牢拉住母亲的衣角,而母亲挎个小竹篓,里面放上几枚用来换东西的鸡蛋。
- 放一年的凉席别用水洗!用它们擦一擦,几分钟干净如初,方法真棒
- 买了几十年的鞋子, 鞋子那团纸的作用, 很多人不知道, 赶紧都看看
- 顺义新出土3件珍贵文物,几百年的赑屃和石碑挑战您的想象力!
- 云上春节|在迎泽过大年 一波活动来了
- 锦绣坊上演“指尖秀”
- 说说古代春节送礼有哪些传统习俗?
- 林徽因真容有多美AI修复图是美化过的,但当年的老照片不会说谎!
- 张大爷养了8年的君子兰不开花,丢露台上虐一虐,乖乖冒花箭
- 古人如何过春节?古人迎春节三个步骤,一个都不能马虎
- 嘿,请回到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