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之绝唱,司马迁与《史记》为何旷古绝今?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读一读那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品一品那无韵之《离骚》。
文章插图
说到史记,我们不得不提它的作者,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司马迁(约公元前145或135年生人,卒日不详),字子长,夏阳人士(今陕西韩城南附近)。司马迁从小酷爱探险,早年便开始了游历大江南北的生活,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故事传说都十分感兴趣,每到一地便会考察当地风俗,采集当地的神话传说。
因父亲官拜太史令(主要负责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从小耳濡目染,成年后子继父职,为完成父亲遗愿,也为成就自己儿时的梦想,即在太元初年(公元前104年),开始了《史记》的编写工作。
文章插图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誉为我国史书第一本,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将史书分为“编年体”和“纪传体”两大类,而《史记》正是开创了纪传体的创世佳作。《史记》的著书排版共一百三十卷,其中“本纪”十二卷,按年代记载重要的历史事件,因部分事件年代久远,便以朝代为主,而资料详尽的便以帝王为主。其次为“十表”,大致分为“大事年表”和“人物年表”两大类,把重要的历史事件按照年代、地区等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八书”主讲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世家”共三十卷,记载了周代主要诸侯的事迹。而最后的“列传”,不仅记载了各个阶层人士的活动,还介绍了自己的身世和编书历程。如此久远的年代,如此艰苦的条件,如此匮乏的资料,竟能成就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著作,纪传体史书最高成就的名号真是当仁不让。
【史家之绝唱,司马迁与《史记》为何旷古绝今?】
文章插图
而各朝各代的文学家,史学家对《史记》的评价也是高度认可,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人文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连鲁迅先生也高度评价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对于司马迁和《史记》的故事,您有什么见解呢?欢迎大家积极留言讨论。
文章插图
- 秦观最伤心的一首词,最后两句堪称千古绝唱,苏轼读了痛心无比
- 若没他,司马迁的《史记》就被埋没了,却因其不会做人最终被腰斩
- 周朝的九鼎是真实存在过还是史家虚说的?内行人一语道破
- 九宫八卦阵的绝唱:取得决战胜利,却成了卢俊义的首次失利
- 为什么说:司马迁《史记》,是幸运“产物”?4大原因,解读始末
- 入宫仅二十天皇帝便驾崩,14岁才女被迫殉葬,临终绝笔成千古绝唱
- 司马迁发现朝代的变化规律,竟然是转圈循环
- 李白首次出川,连用五个地名,写下一首七绝,被赞为古今绝唱
- 白居易这首诗被赞“赋得体”绝唱,小学生会背前四句,后四句呢?
- 蔡东藩对中国历史写作的贡献,可与司马迁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