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辛弃疾:少年不懂辛弃疾,读懂已不再少年( 二 )
我曾经有几个很好的朋友,从高中起就建立的革命友谊,后来上了大学,各奔东西,联系却一直没断,还一起玩了网游,成了现实和游戏里的双重亲友。那时候每年寒暑假都要抽空相聚,因事不能相见的时候,就约着一起去游戏里做任务,看风景,一直都没淡了情谊。直到有一次,因着点误会,还有性格上一些细小的差异,和其中一个朋友突然断了关系。时隔许久,具体原因我早就忘了,却记得那会儿的压抑和不平。一气之下主动断了关系,刚好赶在她不顺的时候,自此,各自陌路。
人生本就有很多避不开的误会纠葛,时间是良药,过往曾难以纾解的那些事,我早就没那么介意了。但偶尔想起这件事,还是苦笑。尤其是读到辛老这首词的时候,内心所想,正如顾随先生批的这八个字——"一错既铸,百身莫赎"。
文章插图
小时候不喜欢读辛老的词,典故太多,思虑太重,读他的词,壮志难酬这四个字时刻梗在读者心上,教人难受。其实那是因为年纪小,不懂人世的无奈,自然也读不懂他那饱含血泪的词作。
一个人一生,青少年时就满怀理想,一腔热血,渴望建功立业,抗敌报国。然而命运残酷,他屡次被现实打击,官场的污浊倾轧使得他性情屡被压抑,难以纾解。他没有苏轼天生的豁达,也不如苏轼曾有过得志的时候,他几乎一直都被命运捉弄,分明一身肝胆,却无可奈何。人长久经历磨难,最终不免对命运产生怀疑,但他能一直保留英雄气概,实属难得。
【 漫说辛弃疾:少年不懂辛弃疾,读懂已不再少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人间难求知己,便向自然求,向古人求。晚年之时,他仍能写出"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这样的个性宣言,可谓不失英雄本色。
- 人物传记-宋史·辛弃疾列传
- 少年读不懂鲁迅,人到中年才知道,我们都是闰土
- 辛弃疾体悟人生的词,尝尽世间酸甜苦辣,极具深度,难怪千年传颂
- 辛弃疾最棒的一首词,暗藏玄机,梁启超称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他18岁读博士,是未来的诺奖天才,晚年陨落说后悔加入少年班
- 推文:五本江湖侠女文,《一寸相思》《斩春》《无方少年游》
- 《吴王金戈越王剑》三登首都剧场:少年皓首,艺术不老
- 少年缺爱,王朔与母亲结怨30年,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少年“闰土”的结局:晚年被鲁迅家辞退,晚年因没钱看病去世
- 四名县令行酒令,少年加入后,为何县令恼羞成怒下令衙役捉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