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真有一名类似孔明的人物,也刚好出身蜀地,也同样曾经效力过刘姓皇族
对于这件事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交流留言。哈喽小伙伴们,欢迎阅读小编的文章,文章图片来自于网络但内容全部原创,原创不易,喜欢小编文章的小伙伴们可以点一下关注哦!小说《三国演义》所形塑的诸葛亮,被中国近代文豪鲁迅称为「多智而近妖」,神机妙算、百发百中,借东风小意思,连延寿续命都略懂(虽然被魏延搞砸了)。相较之下,历史中的诸葛亮无聊多了,就是个一丝不苟的公务员。不过《三国演义》那样神采飞扬的孔明,在真实历史中倒有一名颇为类似的人物,巧合的是这人也刚好出身蜀地,也同样曾经效力过刘姓皇族。
文章插图
此人名叫董扶,在《后汉书.方术列传》有独立的记载,《三国志》则是出现在裴注引陈寿另外的著作《益部耆旧传》中。回顾董扶的一生,完全可以用「嚣张」二字来形容。他年轻的时候就远赴国都洛阳的「太学」念书,「太学」是当时汉朝官方设置的最高学府,可以想见董扶本身除了天资聪颖外,家境大概也不错,才能从蜀地千里迢迢来到洛阳。「太学」主要传授的是儒学,董扶除了研读儒学之外,还另外加修「图谶」。「图谶」也是当时很盛行的预言学,能够未卜先知,因此董扶可是最高学府双学位。学有所成之后,董扶并未在中央任官,而是回到家乡当起老师作育英才。真正的高手做什么都会成功,董扶很快地又在教育界掀起一阵风暴,「弟子自远而至」,成为了补教名师。董扶的名声也传到了朝廷耳里,三番两次想请董扶任官,但无论请了多少次、条件也越开越好,董扶就是以自己身体不好为理由,屡屡拒绝。最后搞到当时的大将军何进向灵帝刘宏推荐,再由皇帝亲自下诏邀请,董扶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担任侍中(皇帝的顾问)。
文章插图
董扶在儒学上的造诣,很快地被朝廷众臣誉为「儒宗」。以董扶的声望,要在朝廷做到位极人臣不是太难的事,不过深黯「图谶」的他,已经预料到这个汉朝之后将会大乱,是非之地不宜久留啊!料想董扶当时也在默默想办法脱身。恰好同为皇族、担任太常(类似现在教育部长)的刘焉,也有感中央政治日渐腐败,于是向灵帝刘宏建议,派遣一些清廉的正直官员外放担任「州牧」,巩固地方的掌握。
文章插图
过去汉朝在地方上的实权,仍在二级行政区「郡」的长官「太守」手上,一级行政区「州」则是派遣「刺史」来进行监察督导的工作。刘焉所提议新增的「州牧」,则是在太守之上设置一个统领一州的长官,而且行政、军事一把抓,权力远大于过去的「州刺史」,这项措施也是造成日后汉朝群雄割据的主要原因之一。刘焉起初提出这个建议时,只是想自请成为交州牧(约今两广、越南北部),那边天高皇帝远,自己到那里就自己当大王,远离中央的政治乱象。董扶却从此事看出了些端倪,他找了个时间,偷偷跑去刘焉跟他咬耳朵。「刘焉大人,听说您要自请外调到交州,恰好小弟『图谶』学得有些心得,因此想给刘焉大人一些建议。」董扶小声说道。董扶在图谶学上的精进,刘焉不会不知道,董扶主动要给他建议,刘焉当然求之不得。「据我研究过后的结论,朝廷不久必将大乱,而益州一带有『天子之气』。我再重复一次,是『天子之气』,刘焉大人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董扶道。听到关键词「天子」,刘焉整个人眼睛都亮了起来,彷佛这个世界的色彩都变得更加艳丽了呢!赶紧向皇帝申请,转调到益州担任益州牧。董扶也趁此顺势请调,跟着刘焉到益州担任地方的属国都尉(主理当地治安)。董扶回到家乡益州后,差不多过了一年就辞职,改作为时事评论家。董扶连当名嘴都做到登峰造极,董扶也有了新的称号叫「致止」,就是评论界从他之后到此为止,不会有人比他更厉害的了,后来董扶活到了八十二岁才去世。
- 大汉盛世的真实生活场景是什么样的?走近汉画中的历史故事
- 4个极为荒诞的历史传说,曾经却烜赫一时,到现在都有不少人信
- 韩国版中国历史地图:有夸大,有私心,也很客观
- 让梁山好汉折损大半的方腊,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局如何!
- 历史上有什么遗祸千秋的决定八股文、闭关锁国,中国近代的屈辱
- 这些历史虚构的人物,你相信了几个!
- 知府出一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对出一下联堪称完美
- 写出《悯农》的李绅,历史上竟有这么多黑料,反差惊人
- 上帝让谁亡,总先让他狂!
- 5本架空历史文,《寒门状元》黯然垫底,《汉乡》登临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