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号房|爆料韩国“N号房”事件的她们,写下了这本书|一周新书风向标

本周的“一周新书风向标”又与读者见面了。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不单单把好书列出来写一段推荐语,我们还会尽可能地在自己阅读效率允许的范围内,对读者们关注的或刚刚出版的书籍给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本新书的内容非常精彩,我们会不遗余力地给出推荐,如果一本书的内容与其关注度不符,我们也将会在参考意见中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我们对某本书的态度,我们还会增加一个“推荐指数”,类似豆瓣评分。
当然,任何阅读的判断都是个人的,我们的意见未必正确,甚至有可能是偏见,但它们一定是真诚的。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意见,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份阅读指南(毕竟,这个事情可能还要冒着得罪出版社的风险)。如果你有比较犹豫的、想要知道我们态度的新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也将尽快给出自己的看法。
热门
N号房|爆料韩国“N号房”事件的她们,写下了这本书|一周新书风向标
文章插图
《N号房追踪记》
作者:[韩]追踪团火花
译者:叶蕾蕾
版本:博集天卷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年2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青青子
2020年3月,韩国N号房事件被广泛报道,引发全球范围的关注与讨论。这本书的作者“追踪团火花”(火与丹)便是这起犯罪事件最初的报道者和报警人。2019年7月,还是大学生的火与丹在参加韩国新闻通信振兴会的“深度报道”征集活动时发现了社交软件Telegram上多个以散播成年及未成年女性性剥削视频的聊天室,在超过一年的潜伏取证期间,她们揭露报道、与警方联合调查,最终,这起26万人参与的数码性犯罪事实终于浮出水面。
揪着心读完这本书,放下之后却是鼓舞与无力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涉案人数如此庞大的数码性犯罪事件竟然是由两位在校的大学生曝光并推动调查的。而这本书不仅记录了N号房事件的发现追踪过程,也诉说了两位作者在过程之中所经历的愤怒、纠结、怀疑、幻灭与害怕。在这场悬殊的战斗中,她们彼此鼓舞,与受害者们站在一起,不断与“受害者有罪论”“根植于社会中的强奸文化”斗争,这或许能为同样在为女性权益战斗着的人们带去些微的希望与勇气。
值得提到的是,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有关两位女性的成长经历与性别身份的思考。她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疑惑、挣扎、蜕变让人动容,也会让读者想起更多女性在生命中所经历的不断被劫夺的可能性。或许正是这种精神的相连,才让她们,也是我们能够始终站在一起。印象很深的一段,是两位作者解释为什么要取名“火花”时说的那句话:“我们不是总有一天会凋谢的花,而是燃烧的火花。我们要切断将女性视为漂亮的花朵,最终和性器官画上等号的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的纽带。我们不是花,而是火花!”
N号房事件已过去近两年,其间,N号房房主赵主彬也在去年10月正式被法院判处42年有期徒刑,《N号房防止法》将未成年性自主决定权年龄从13周岁提高到16周岁,也加重了对数码性犯罪的量刑。但不可否认的是,数码性犯罪仍然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近期就有不少色情聊天室被曝光(例如,“北青深一度”发布的《那些被“上传”到色情聊天室的女孩们 | 深度报道》),尽管文中报道的受害者们主动搜集证据并报警,但结果并不乐观,加害者们因此肆无忌惮。这也提醒着我们,如何根除数码性犯罪已是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不仅需要更为完善的立法保障、相关部门对此类犯罪事件的重视,仍然需要更多人的发声与追问。
N号房|爆料韩国“N号房”事件的她们,写下了这本书|一周新书风向标】新知
N号房|爆料韩国“N号房”事件的她们,写下了这本书|一周新书风向标
文章插图
《我们为何无聊》
作者:[加]詹姆斯·丹克特 / [加]约翰·D.伊斯特伍德
译者:袁铭钰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22年2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刘亚光
就近些年的新书来看,“无聊”这一主题并不算新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更多地转向内心的意义寻求,这也使得无聊这种流行于当代的情绪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书评周刊也曾在专题《后现代情绪指南》中讨论过这一问题。不过,目前许多介绍无聊的书籍都更多从文化和哲学的意义入手分析它,例如马克·金维尔的《解剖无聊》。相比之下,由两位心理学教授撰写的这本小书则很好地从自然科学的视角对这一话题的讨论做了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