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永王之乱:没有政治洞察力的诗人,是混不了政治圈的( 二 )
文章插图
李白与高力士的影视剧形象
3
就在唐玄宗抵达普安郡当天,太子李亨做出了一件改变唐朝历史的大事,他接受朔方军的拥戴,在灵武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唐玄宗和唐肃宗父子的关系不睦,唐肃宗通过自立为帝的方式,宣布摆脱了唐玄宗的控制,当然,这也打破了唐玄宗让四子分管四方,同时利用永王李璘分割太子权力的计划。唐玄宗在成都得知唐肃宗即位的消息后,没有生气,反而顺势承认了唐肃宗的帝位,愿意退位为太上皇,不过,唐玄宗表示对军国大事会继续过问,于是,老皇帝和新皇帝共治天下的二元政治局面形成,两代皇帝的权力斗争也由此展开,永王李璘亦由此卷入政治漩涡中。
永王李璘东巡,是在唐玄宗的默许下进行的,其目的是控制富庶的江南,以达到用经济控制唐肃宗的目标。江南对唐朝有多重要性?用经济命脉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张巡死守睢阳,便是为了防止叛军进入江淮地区,掐断唐朝的经济命脉。唐肃宗对江南也无比重视,他抢派亲信到江南,笼络地方大员,以对抗唐玄宗。当永王李璘进入江淮地区后,唐玄宗和唐肃宗的暗斗变为明争,永王李璘的行动也变得尴尬起来——进一步,是唐肃宗的地盘,双方的冲突在所难免;退一步,是唐玄宗的地盘,双方的矛盾或能缓解。最终,战争还是爆发了。
吴郡采访使李希言支持唐肃宗,以平等的身份向永王李璘提出抗议,一瞬间,永王李璘感到自己“太上皇之子”和“皇帝之弟”无比尊贵的地位受到了冒犯,他勃然大怒,当即分兵派将,对李希言发动了进攻。起初,战局对永王李璘有利,李希言的部将战败投降,令江淮震动,但是永王的举动却让名正言顺地东巡变成了对抗朝廷的叛乱,他的部将们预感到事情不妙,纷纷带兵投降朝廷,于是,战争形势在几日内反转,永王李璘的军队迅速溃败,其儿子战死,他本人也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杀害。
文章插图
永王李璘的影视剧形象
永王李璘死后,唐玄宗和唐肃宗口径一致地给这场军事冲突定性为叛乱,是为永王之乱。回首往事,永王李璘幼年丧母,是唐肃宗收养他,夜里抱着他睡觉,哄他开心,看着他一天天长大的。而在政治斗争中,没有亲情,只有敌友,如今,唐肃宗的敌人死了,他安心了;同时,唐肃宗的弟弟死了,他伤心不已,把杀死弟弟的责任推给有功的皇甫侁,皇甫侁的前程由此彻底断送。
李白在这场帝室冲突中,由于支持永王李璘,自然难逃惩罚。李白依法当诛,是郭子仪出面搭救,才被减刑,流放夜郎的。实际上,在永王李璘东巡的途中,很多官员和士人已经察觉到政治局势的变化,他们要么拒绝加入永王李璘,要么选择支持唐肃宗,要么在加入永王李璘后改变主意,重新选择支持唐肃宗。而李白自始至终都相信永王李璘是行动是合法的,他不明白政治局势是会变的,还是瞬息万变,稍有不慎便会站错队,成为政治场上的失败者。
【李白与永王之乱:没有政治洞察力的诗人,是混不了政治圈的】李白缺少政治洞察力,轻易涉身政治,最终招致大祸,这不是个例,而是古今往来,那些恃才傲物的文人墨客的通病,他们自比管仲、乐毅,想为国家做一番惊动天地的大事,但政治是一门技术性极强的工作,不是只凭口中和笔下的文才便能完成的任务。政治,人心最微妙的地方,只用天真浪漫、理想主义来应对身边的人和事,怎么可能会成功呢?可不慎欤!
- 同样写送别,李白这首诗不仅不伤感,还美得令人赏心悦目!
- 武则天这一首诗不仅夺得李唐江山,而且打败诗仙李白
- 《聊斋志异》:蒲松龄为何多次写到“于七之乱”?它究竟是什么
- 比李白还牛的诗人,写了1首“回文诗”,顺着读是天亮,倒着读是天黑
- 李白临终写下绝笔诗,短短6句,写尽天才落幕时的悲凉
- 李白存世唯一书法 毛主席得到后赠予国家
- 唐朝最懒诗人,一生只写2首诗,其中一首冠绝全唐,李白也写不出
- 直播丨撒贝宁主持濮存昕导赏,国家大剧院上演舞剧《李白》
- 李白最经典的一首诗,开篇就惊艳了世人,堪称唐诗巅峰之作
- 李白为什么要将杨玉环比做赵飞燕?这首诗竟然害了李白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