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两千多年的秦代士兵家书依然暖心,它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 )


我非常惦记新媳妇和妴,她们都还好吧?新媳妇你要尽力照顾好爸妈。我出门在外,妴就拜托大哥你来教育管束了。如果要打柴,一定不要让她去太远的地方,大哥你一定要把她替我看好了。听说新地城中的百姓大都逃空啦,而且让这些原住民干什么他们也真的不听招呼。问候姑姑,她和她儿子彦还好吧?为我求神祭拜的时候,如果得到的是下下签,那只是因为我身在叛逆之城的缘故,别想多了。新地城中有盗贼蜂拥而至,大哥一定不要去那里。急急急。
 尘封两千多年的秦代士兵家书依然暖心,它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文章插图
木牍之秦字多难以辨识,加之字迹漫漶,且有残破,经专家整理成上述木牍之内容。根据11号木牍和6号木牍的内容可确知或推知以下秦国历史信息:
一是秦国士兵需自备衣服和费用。木牍记载从军的黑夫和惊向家里要衣服、布和钱,反映了秦国士兵需自备衣服和费用,这与现在从军,国家包办衣食住行截然不同。从军作战,不仅艰苦,而且时刻都有生命危险,秦国为何还要让士兵自备衣服和费用?士兵的作战激情从何而来?
这是因为秦国的军功爵制具有巨大的诱惑力,获取军功是底层民众实现阶层跃升最重要的手段。军人获取军功,政府会授予爵位,赐给田、宅、家臣,父母和妻子是奴隶身份的以转为平民身份,随着爵位的升高,各种优待也随之增加。从黑夫和惊给大哥衷的家书中可以看出,黑夫和惊在战争中获有战功,已被授爵,但他们不清楚授爵的文书是否送到家中,所以问及家人政府授予爵位的文书是否送到家中了,并提醒家人不管家里是否收到文书都要回信告诉他们。给尔一个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与免除自备衣物费用相比,有霄壤之别。
孙子说:凡兴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国家的开支,每天都要花费千金。在战争中,粮食是集中供应的,尽管有些是从敌对国家就地获取的,但国家耗费还是海量的,而军人自备衣服和费用,无疑会极大地减轻国家负担,有利于军队的长期作战。
秦国军队的勇敢是军功授爵制催生的。问题是,这样的“勇敢”不仅对敌人残忍,对自己人也毫不留情。据考古发现,秦狱吏“喜”用竹简记载了秦军攻打刑丘时发生在部队中的两起案件。在攻打邢丘的战斗中,士兵甲斩首了敌人一个首级。士兵乙企图杀死士兵甲,据首级为己有,却被第三个士兵发现,图谋不轨的士兵乙当场被捉拿归案。另外几枚竹简上说:两个士兵为了争抢一个首级而大动干戈。
 尘封两千多年的秦代士兵家书依然暖心,它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文章插图
二是秦国一个家庭至少留一个成年男子在家务农不当兵。战国时代,兵争不已,秦国从军人数庞大。按照秦国规定,男子17岁就开始傅籍服兵役,但战事吃紧时,15岁的男子也可能被征入伍。不过,政府在征兵时,总给每个家庭留一个男劳力务农。木牍透露的信息是,黑夫和惊服兵役,衷则留在家中务农。这是因为,秦国政府深知不生产和储备足够的粮食,国内无法安定,也难以支撑旷日持久的统一战争。事实上,商鞅变法后,秦国对外战争从未因缺少军粮而失败,即使像长平之战这样的超大规模战役,秦国军粮也很充足,而赵国粮食短缺,向齐国借粮又被拒绝,故在长平之战的僵持中,赵国首先支撑不住了,这是赵国在长平之战惨败的重要原因。赵国粮食短缺,支撑不了战役,才导致赵王换将,赵括急于进攻,结果赵军欲速不达,昏招迭出,被秦军打败。这启示我们:如果前端有缺陷和问题,那么必然在后端引发一系列问题和麻烦,而且往往无法逆转和难以解决。
三是商鞅变法只是从形式上增加了成年男劳力分家单过的户数。为了改变秦人聚族而居、大家庭共同生活的传统,扩大小家庭数量,促进小农经济发展,商鞅实行人头税,并特别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凡是一家有两个成年劳力不分家单过的,对这个家庭要加倍征收人头税,这导致秦国小家庭数量激增。但是,从黑夫和惊给大哥衷的家书看,其大家庭名义分异了,但实质上并未分异。你看,母亲至少总理三个家庭,三个儿子家庭的钱财由她总管,儿子缺钱不是向媳妇要,而是向妈妈要;黑夫和惊从军作战,衷在家主持三个家庭的农事,名义上的三家实为一家,共同劳动和生活。传统的东西很难改变,因为惯性作用、条件使然、现实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