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剪纸遇上瓷器,耀州窑便开出了花

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总少不了窗花的装点。
有多少人和宝哥哥一样,一直以为剪纸只能算得上是民间艺术,难登大雅之堂,但其实不起眼的剪纸,与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瓷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剪纸遇上瓷器,耀州窑便开出了花
文章插图
剪纸也能跟瓷器搭上关系?
是的。
中国大多数瓷器,往往会在釉料和胎质上下足功夫,比如纯净明朗景德镇瓷、精致细腻定瓷、低调奢华的汝瓷、天真烂漫的钧窑……像耀州窑这样,凭借以刀代笔的刻花装饰在陶瓷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的瓷种并不多见。
当剪纸遇上瓷器,耀州窑便开出了花
文章插图
在唐代,制瓷史素有“南青北白”之称,地处陕西黄堡的耀州窑,自然也在白瓷的烧制行列中,但又受制于当地瓷土含铁量高,白色化妆土含铁量高,且透明釉的含铁量也高,“三高”的作用下导致耀州窑烧出来的瓷器成为北方白瓷的“差生”。
当剪纸遇上瓷器,耀州窑便开出了花
文章插图
但耀州窑的匠人并不甘于制造粗糙的白瓷,五代,耀州窑选择突破大环境的约束,效仿越窑烧制青瓷实现逆袭。
在南方普遍烧制青瓷的环境里如何脱颖而出呢?耀州窑匠人在青瓷纹饰上玩出了花样。
划花
一开始,耀州窑匠人们只是在半干的器物胚体表面,用竹刀、木刀等工具,以浅画出线状花纹,呈现出来平面的图案,这种划花技艺跟传统绘画中白描有点相似。
当剪纸遇上瓷器,耀州窑便开出了花
文章插图
在瓷器上画纹样,也改变了以往以器型和色釉为主的装饰手段,是瓷器装饰技艺上的进步。
剔花
后来,人们不满足于这种平面的装饰性图案,转而追求更有立体感,层次分明的纹饰。
于是匠人们发明了剔花技艺,与划花工艺不同,剔花是在器物胚体表面施釉或施化妆土,划出花纹后再把釉面或化妆土层剔去,用剔花装饰的瓷器花纹清晰立体,感觉像是另外贴上去的。
当剪纸遇上瓷器,耀州窑便开出了花
文章插图
刻花
到了宋代,剔花工艺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形成刻花工艺。
当剪纸遇上瓷器,耀州窑便开出了花
文章插图
匠人们先用刀具垂直刻出纹样的轮廓线,再在其旁用刀具斜刻,并剔掉直刻和斜刻后夹在刀痕中间的地子,使得纹样明显突出。
当剪纸遇上瓷器,耀州窑便开出了花
文章插图
两者的区别不仔细观察很容易忽略,剔花的浮雕感像是在球面上贴了一层,而刻花明显能看出由轮廓到瓷胎的平缓过度。
同划花技艺相比,刻花既具有线描的笔法,还兼有水墨晕染的效果;与剔花工艺相比,刻花既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又可以保留立体效果。
当剪纸遇上瓷器,耀州窑便开出了花
文章插图
虽然剔花和刻花瓷器有着浮雕艺术的立体美感,但在烧造过程中却存在着相当的难度。
不论剔花还是刻花瓷器都是整体剔刻,这就要求器壁有一定厚度,经刀具刻成后形成器壁厚薄不均,烧造时由于瓷胎的收缩率影响,造成内部应力不同,器物很容易变形,所以成品率不高。
当剪纸遇上瓷器,耀州窑便开出了花
文章插图
再来,器壁厚度的增加也使器物体重增大,所以当你在参观宝库匠心馆时,会发现大部分使用剔花、刻话工艺的耀州窑瓷器都是大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