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笔下的宝玉, 是他自己的写照吗

文/韩雪丽
曹雪芹笔下的宝玉, 是他自己的写照吗
文章插图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写乎》《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刊物。【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曹雪芹笔下的宝玉, 是他自己的写照吗
文章插图
作者是非常喜爱宝玉,不知道有没有自已的影子,或者是自己希望的一种类型。宝玉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嫡出比起庶出自然是占了先天优势。而且人物生的又好,贾母对宝玉的喜爱里肯定有他相貌的关系。若说智商也是高的,不喜读书,可是自己喜爱的的书却是能过目不忘。有了这些条件自然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得庞的孩子,一般来说性格都活泼,知道别人爱他,所以有了安全感,性格多开朗,属于阳光型的,对人对事没有防范心,总以为自已一生都是阳光灿烂顺风顺水的。这样的性格,作为孩子是非常招人爱的,只是进入成人社会时,没有防范心不会保护自己和周边的人,从小有人惯着,自然少了失望,对于命运有着天然的幸福感。宝玉对于女孩子的尊重与理解,同情与体贴,是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认识,这是作者的理解力。如果说作者理解女孩子,还不如说作者能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宝玉能和花说话,能对着燕子叹息,一切美好的东西在作者心上都是有生命力的,应该得到呵护的。
曹雪芹笔下的宝玉, 是他自己的写照吗
文章插图
最初的宝玉是作为护花使者的形象出现的,比起贾府那些男子,他是强太多,他对丫环们是平等的尊重的。所以怡红院里的丫环,比起别处来,是活少差轻,而且宝玉从无苛责,所以连柳家的,都想把身体娇弱的五儿送进去。怡红院自然是丫环们的福地与天堂了。然而不通世事不经风雨的宝玉,只有在大观园里,在贾母的支持里,才会无忧。真遇了现实,他便低了头,没了办法。丫环与丫环之间的打压,比如小红被秋纹碧痕等人的辱骂,宝玉就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没办法。事实上后来芳官被干娘欺负,宝玉的话并不起作用,还是麝月出来才将那干娘说服,后来又拉了平儿的面子来,才算有了震慑作用。王夫人清理怡红院,晴雯病重,那时宝玉明知晴雯一去,再难生存,也不敢发一言,对于母亲的畏惧让他没了当年的护花胆识。后来的芳官被撵出家,四儿被撵离开,他都无计无力相对。金钏与他玩笑让王夫人撵出,他早已经跑了。后来金钏跳井,不能面对周围人的态度,他并不知情,可见他对一个丫环离府后会面对怎样的生存现实,更本无所知。
曹雪芹笔下的宝玉, 是他自己的写照吗
文章插图
宝玉的不知世事,无力担当,无忧患意识,其实才是双玉之情中最大的问题,他不能让黛玉安心,才有黛玉的一世眼泪。在这一点上他不及妹子探春,庶出的女儿,本就让人轻看,只是探春存了一口气,要争气要面子要自尊。才会努力执著,才会志存高远。探春成长为王夫人不得不尊重一下的玫瑰花,让管家的平儿也要看她面子礼遇一下赵姨娘。如果宝玉有探春之才,也许贾政不会不放心,王夫人不会那般忧虑,黛玉不会那多泪水。相对于探春,宝玉是落了第,对于宝钗更是不及,宝钗经历了家族中落,人情冷暖尽知,不怨不恨,只从容以对,乐观的面对生活。就是黛玉,也有计算贾家经济情形的一面,这是黛玉现实的一面。而宝玉,贾府的贵公子,只是安享,不懂得规划,对于世事,只求回避。这样的宝玉,如何能立足贾府,能给黛玉幸福。
曹雪芹笔下的宝玉, 是他自己的写照吗
文章插图
宝玉是不愿意面对成人世界的,那些规则,那些世务,都是他厌恶的。只是随着年纪的成长。他不得不面对,家庭会把他推在前面,他无力相回避,也无计相应对。所以八十回后的宝玉,注定是痛苦的。贾府繁华,贾母在堂,他还能混日子,若失了这一切,他是落寞的失意的。失了黛玉,他是惆怅的是痛苦的。这样的一个宝玉,曾经玉堂金马,曾经万千爱护于一身,曾经姐姐妹妹在诗社,那样的怡红夜宴,那是他一生的欢喜吧。只是最后随了贾府中落没了贾母,失了黛玉,他此后的人生经历拥有的都失去想要留下的都留不下。这样的落差,这样的沧桑,也许会让他有一重新的领悟与感叹,也许这变化,就是这本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