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再冰回忆母亲林徽因,生命最后的时光,条件艰苦从不抱怨!
林徽因在感情方面有诸多的趣闻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正是因为这些传闻和林殊所写《梁思成、林徽因和我》一书让大众茫茫然的将林徽因负面化,而忘却了事情的真实程度和林徽因的正面化的一面。林徽因年幼时,父母工作繁忙,长期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林徽因的启蒙是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后因为父亲的工作变动,林徽因举家搬到北京定居并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由于林徽因自小父母便不在身边,祖父母年迈,她比同龄人更早的就学会了独立,照顾家中一些琐碎事情并且在学业方面有着一点的自律和规划。
文章插图
之后林徽因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了游历欧洲的旅程。在英伦期间,深受伦敦房东的影响对建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结识了父亲的还有徐志摩。游历欧洲的旅程对年幼的林徽因的影响很大。在之后的时间里,无论是在文学创作方面还是在建筑学方面我们都能依稀的看到那段时期的影子。在为赴美留学前林徽因的经历没有很突出、值得让人为之佩服的地方但是在这之后林徽因这三个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首先林徽因在赫赫有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当时的宾大建筑系不说女学生,林徽因不得不注册宾大的美术系。在大学期间,林徽因不仅同时成功攻读了美术学和建筑学还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这为她之后在中国建筑史上发光发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到国内的林徽因并没有选择在家做一名太太。而是和丈夫梁思成一同前往中国古建筑的前线奋斗。他们有脚步和青春先后踏遍中国十五省二百多个县,测绘和勘察了二千多件从唐、宋、元等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
文章插图
在这期间林徽因的身体状况非常不理想,患上了肺结核。据梁再冰回忆林徽因有时会咳嗽到出现点星的血。明明身体不适合高强度的工作,可林徽因硬是从床上爬起杵着拐杖一步一步的走向古建筑的前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内外的局势都格外的紧张。这时的林徽因没有选择带着儿女去往海外,逃避战乱。她和儿女去了四川短暂的躲避战争。据梁再冰回忆,林徽因的肺结核非常严重,而四川潮湿,冬季时阴雨绵绵。这样的环境对林徽因的肺结核是致命的打击。林徽因在四川生活不到一个月肺结核就复发并且有恶化的趋势。那是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无法治疗林徽因的病症,就在简陋的房子里,没有灯和自来水,林徽因硬生生的将连续几周高烧不退的艰难日子熬了过去。在那段躲避战乱的时期,林徽因身体有时可以下床走动时,她会帮助梁思成完成建筑方面的事。为了营造学社,林徽因和梁思成更是把大量家当拿出来。但是他们从不抱怨,有时还会调侃一下生活现状。【 梁再冰回忆母亲林徽因,生命最后的时光,条件艰苦从不抱怨!】
文章插图
在那段时期有人问林徽因为什么选择留在这里,她字字铿锵有力的回答道:“我身后是扬子江。”试问,爱国、自强不息的林徽因是我们茫茫然认为的她吗?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林徽因”成为反派人物的典型代表,而原因却只是因为那些传闻所引起的感情风波。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有些悲哀。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兵荒马乱的青春,没有枪炮雨淋的洗礼。在面对大师们时他们扑朔迷离的感情让我们好奇从而会忘记他们对时代作出的贡献。这是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的嘲讽,不禁让我感到悲哀。参考文献:《林徽因传》
- 张起灵的母亲康巴落族人,为何拥有着令张家汪家都惧怕的能力?
- 地震来临,“母亲”紧紧护着孩子死去,被人发现已过了4000年
- 父亲不留遗产,母亲远走异国,姐姐失联31年,他一生有亲人无亲情
- 小伙清理母亲遗物时发现一件龙袍,专家:祖上可曾击败过皇帝?
- 散文|陪伴母亲临终的日子
- 英国才女不顾阻拦嫁中国,母亲诅咒:你们孩子长大后,一定会自尽
- 得知母亲曾背叛家庭,女儿质问父亲:为何不离婚?父亲:她是才女
- 高考差两分落榜清华,母亲心有不甘重查试卷,卷上11字打醒了她
- 皇上迷路到樵夫家做客,樵夫杀鸡款待,母亲哭道:那是我儿媳妇
- 少年缺爱,王朔与母亲结怨30年,一生都在治愈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