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说大唐多贪多杀, 实际上天竺才是 西游记问世之际 便是印度佛教消亡之时
在这灵山的雷音寺上,那如来对唐僧的到来,颇有一番说辞:
“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汝等远来,待要全付与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
文章插图
【如来说大唐多贪多杀, 实际上天竺才是 西游记问世之际 便是印度佛教消亡之时】这话甚长,无非三层意思。第一层是说你这东土是个是非之地,人多事多,又不信仰佛教;第二层则是说我有三藏经文要传授与你;第三层则是说怕你这东土之人不识货,白白浪费了我的美意。
这自然完全是西游记作者的杜撰,第一如来早已圆寂,玄奘早生几百年也遇不上他;第二印度本身也不是什么净土,战乱频仍,又有何资格来说东土呢(事实上就综合国力而言,唐太宗时代的中国远胜此时的印度)?
不过,玄奘到此还是大有收获的,那烂陀寺,不仅是个讲经说法、学习佛法的场所,还是一个研究逻辑、医学、天文历算甚至是农学等之地。打个比方,这就是一所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玄奘到此,无异于后来那些赴西洋的留学生,只是内容有所不同而已。而曾到这里来的外国留学生,也绝非玄奘一人,知名的有中国的法显(东晋时期来此),其余则有来自近邻缅甸等国,也有来自更远的国家如朝鲜等等。
文章插图
但那烂陀寺也终究不能避免凡世的盛衰。也就在玄奘西行的年代,伊斯兰教逐渐自西亚向中亚、南亚乃至东南亚逐步扩张,如果说伊斯兰教向欧洲扩张所遇到的对手是基督教,那么在这里,佛教几乎不能称作是他的对手。正如后来的一位英国学者所言:佛教教义,尤其是它反暴力的社会主张,面对伊斯兰教的残暴扩张几乎无法作出直接的回答。首先是阿拉伯人而后是突厥人,前赴后继地入侵印度,许多佛教寺院被劫掠一空,僧人则被屠杀或是被迫改宗,再不然就是远走他乡去东南亚。
自然,遭受打击的不仅仅是佛教,婆罗门教等其他宗教也是如此,但婆罗门教正如同中国本土的道教一般,具备在乡间生存发展的顽强能力,从大城市到小村社,婆罗门也就是后来的印度教几乎无处不在,突厥人不可能渗透至如此的细微末节,所以最终的结果便是佛教在印度被基本消灭,而婆罗门教却顽强生存下来,演变为今天的印度教。
文章插图
大约在12世纪,中国的宋时代,那烂陀寺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1193年,一个叫做巴克赫提亚尔·卡尔积的突厥可汗最终兵临此处,在他看来,这久享盛名的那烂陀寺就是一个异教徒的集聚地。正如21世纪的塔利班摧毁大佛一般,他付之一炬,将这那烂陀寺焚烧殆尽。而这古印度的佛教事业,便在本土婆罗门教与外来的伊斯兰教的里外夹攻之下,渐渐走向没落。大批那烂陀僧侣,据说是逃往了北方的西藏。
此后,即便是中国再有玄奘一般有毅力的僧侣来到天竺,也再无缘见这灵山“雷音寺”,因为一切俱毁,佛陀世界在西天已然不存!佛教的发展,将转移到东亚的中、日、韩以及东南亚的泰、缅这些国度。
从此,西游与佛无关。
- 成佛后,唐僧为何不回大唐?不是如来挽留,而是他无法面对李世民
- 难怪东土大唐境内一个妖怪都没有,你看看猪八戒都说了啥
- 母亲被强盗霸占18年,唐僧的外公作为大唐丞相,为何毫无察觉!
- 数百年历史的槭树林,见证了“步姓”人在莱阳的繁衍
- 两位大唐皇后同时被杀,皇帝找不到她们,只好给她们建衣冠冢!
- 《西游记》如来说的五虫是什么
- 5本架空历史文,千官扈从骊山北,万国来朝渭水东,观大唐盛景
- 李世民最经典的一首诗,更是赞美了大唐的繁荣,不失为难得的佳作!
- 少年阴差阳错,误入大唐,且看他如何嬉闹贞观,玩转大唐!
- 韩国再次申遗成功,日本人坐不住了:希望中国出来说句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