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五个方法度过恢复期

【[针灸]五个方法度过恢复期】
受访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针灸学会会长 刘保延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 , 中医药成为救治患者的“重要武器”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 , 截至2月17日 , 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共计60107例 , 占比85.20% 。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接受《生命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中医的早期介入、坚持中西医结合 , 取得了显著成效 。 目前 , 疫情已出现积极向好态势 , 很多患者处于恢复期 。 对于恢复期患者 , 建议通过针灸、火罐、刮痧、食疗、音乐治疗等非药物方法益气健脾、化痰通络 , 帮身体更好地恢复 。
针灸 。 恢复期患者和中重度、肺纤维化倾向较明显的出院患者 , 可采用针灸治疗 , 恢复肺脾功能 , 增强人体正气 。 针灸治疗有艾灸、针刺等方法 , 艾灸常选大椎、肺俞、上脘、中脘、足三里等穴 , 针刺常选太渊、曲池、阴陵泉、关元等穴 。
[针灸]五个方法度过恢复期
本文插图
火罐 。 拔火罐可行气活血、拔毒泻热 , 有增强体质的功效 。 恢复期患者在进行拔火罐治疗时 , 应以背俞穴为主 , 如肺俞、脾俞、肾俞、大椎等 。
刮痧 。 刮痧可疏通经络、驱邪排毒、调和阴阳 , 恢复期患者刮痧常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经络 。
食疗 。 建议是膳食平衡、食物多样、适量饮水 , 并注重开胃、利肺、安神、通便 , 根据食物属性和自身情况调整 。 如有咽干、口干、心烦等症状的患者 , 推荐食用杨桃、豆豉 , 多喝绿茶;有咳嗽、咯痰症状 , 推荐食用梨、百合、杏仁、小白菜等;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 推荐食用山楂、山药、茯苓、葛根等食物 。
音乐疗法 。 比如 , 因疫情导致的失眠烦躁 , 可选择曲调低吟、节奏缓慢而平稳的音乐;忧郁神伤可多听格调欢乐、节奏明快的曲目 。 移情易性法也能暂时缓解不良情绪 , 即改变生活环境和方式 , 远离干扰因素 。
除了大层面上的指导 , 个体化治疗与康复也取得了不错效果 。 刘保延表示 , 此次疫情让中医在抗疫模式方面有了新突破 。 即采用“互联网+模式”让后方医护人员成为前线医生的远程助手 , 使每位服用通用方(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推荐的方剂)的患者都能与后方医生及时沟通 , 个体化治疗 。 这一项目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仝小林院士的带领下 , 于武昌最先开展 , 因此也有一个名字——“武昌模式” , 现在孝感等地开始陆续开展 。
针对近期网上报道的著名内科学家王永炎院士早在2019年6月就预测“下半年 , 特别是冬至前后 , 一直延续到明年春季 , 会有瘟疫发生” , 刘保延解释道 , 这是依据《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运六气(运气学说)所做的预测 , 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智慧结晶 。 天地宇宙和人体生命密切相关 , 根据天地变化预测疾病发生、揭示疫病变化特征有理论基础 。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 将古代理论和现代科技结合预测疫情是很有意义的 。 但相比预测 , 监测更重要 。 一旦发现苗头 , 一定要深入挖掘 , 早期严格控制 , 以免疫情扩散 。
刘保延还呼吁 , 希望国家可以将中医药防治纳入防疫体系构建中 , 让中医药更早期、更深度地参与救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