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新文化地标展现中华瑰宝魅力( 二 )


晚唐古琴“枯木龙吟”是琴坛名器,也是镇馆之宝。据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冯卓慧介绍,这张琴历经千年,至今依旧保持着苍古的琴音。古琴作为“文人四艺”之首,是中国器乐艺术的集大成者,古琴艺术基本涵盖了琴制、琴弦、琴谱、琴人、琴曲、琴史、琴歌、琴论、琴派等领域,形成由曲、谱、律、论、派、工构成的一套完整的琴学体系。进入新时代,古琴艺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范例,传承弘扬着盛世的“旷古遗音”,琴乐演奏中人琴一体、乐思相融的洒脱、达观境界,也成为中国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国传统乐器文化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在“万方乐奏”板块中,从祖孙三代“血浓于水”的北方笙管,到风格古朴“慢条斯理”的福建南音;从独特律制“灵活多变”的潮州音乐,到功底扎实“百花齐放”的戏曲声腔;从铿锵和鸣“形制多样”的芦笙,到西域风情“成龙配套”的木卡姆……无不体现出和谐融洽的文化意蕴,合奏出弦管不辍的盛世之音。除了观赏展品,观众还可以戴上耳机聆听《广陵散》《文王操》等名曲。来自福建泉州的张先生看到有关南音的介绍感觉特别亲切,他自豪地说:“南音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现在很多到泉州旅游的人们都会去听上一段南音演出,去听吧,你会爱上它的!”
听罢悦耳的竞奏,但见别具匠心的洞窟设计,引人入胜。作为国内在壁画临摹、研究方面跨度最大的一次集中展出,“丝路丹青”板块带领观众从龟兹开始沿丝路东行,穿越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千年时光,终于敦煌。这里不仅呈现了壁画传摹的众多作品,体现出艺术家和文保工作者共同协作的成果,且在展览现场再现了壁画传统制作工艺。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壁画在媒介、颜料、绘画技艺、壁画内容、艺术风格的传摹保护与创新,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文明对话,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成果。
方寸之间,朱文白文交错;石驳刀划,纸上气象万千。在“藉器传文”板块,展出了海内外极具代表性的百位篆刻家,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警句篆刻的作品共百件。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骆芃芃表示,这一百件篆刻作品以寿山石为载体,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珍藏,观众不仅能够领略老中青三代篆刻家不同的艺术风采,同时能够以独特的方式重温中国文化经典。在金石拓本、印谱展区,则撷集了国家级收藏机构珍贵藏品。其中,印谱从中国艺术研究院珍藏的三千余册中精选出25种,共292册,不乏珍稀版本。
中国艺术|新文化地标展现中华瑰宝魅力
文章插图
“丝路丹青”板块中的达玛沟佛寺遗址出土壁画传摹作品
中国艺术|新文化地标展现中华瑰宝魅力
文章插图
晚唐古琴“枯木龙吟”
作为中国特有的、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大多用于新年时张贴,烘托年味,含有驱凶避祸、祈盼盛世祥瑞之意。此次“神州迎春”板块展出的年画,来源于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福建漳州、江苏苏州桃花坞、山东高密、河北武强等地,别具特色的差异化表达缤纷多姿,意蕴丰厚。观众还可以坐下来,欣赏一段动画短片,听听年画里的故事与传奇。
古老的戏曲艺术亦雅亦俗,宜古宜今,书写着“粉墨传奇”。展厅中,大量艺术精品反映着中国戏曲的艺术形态与活态传承,昆曲艺术的经典剧目《牡丹亭》选段也于元宵佳节在馆内上演。“万紫千红尽开遍。满雕栏宝砌,云簇霞鲜……”古色古香的木结构戏台之上,杜丽娘与柳梦梅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精彩演绎,台下座无虚席。来自北方昆曲剧院的演员潘晓佳饰演杜丽娘,她说没有想到在这个国家级文化殿堂里,还有这样令人惊艳的戏台。“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相信这里一定会成为昆曲迷们的热门打卡地。”
展览设计了多个互动环节,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收听展品的讲解,还可以在现场参与拓本、书法、篆刻等演示体验活动。展览期间,馆内还将进行戏曲、音乐、民俗系列表演,并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
以丰富馆藏、精品展览、创意产品、优质服务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开馆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韩子勇表示:“我们将从各方面不断完善,注重长期形象打造,加强内容建设,让场馆成为有灵魂、有温度、有血肉的活的生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