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老师向家长借钱 家长的为难是真为难( 二 )


不可否认 , 基于老师身份进行的借贷行为 , 多少都是在依赖教师职业对学生家长所产生的特定影响力 , 借钱其实只是属于其中最直接的表现 , 向学生家长请托办事的情况更不在少数 。 就在去年 , 教育部发布多份针对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直至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其中都在大体相当的位置明确了对教师的“廉洁自律”要求 , “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不得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 之所以对教师提出类似公职人员的职业规范要求 , 应当说也是看到了老师在特定时间段内对特定人群的这种特定影响力 。
事实上 , 老师私信一对一开口借钱 , 而不是就家中变故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求助 , 客观上就带有某种信息遮蔽的效果 , 所以很多家长都借了钱但这事儿只有在家长群捅破后才“炸了锅” 。 就事论事来说 , 借钱终究还只是借钱 , 没有到借钱不还的地步 , 但让不少家长担心的其实也正是这一点 。
“借钱不还”的困境和情况是不存在职业差异的 , 抛开个案不说 , 老师开口借钱 , 如果长时间不还 , 家长又会陷入“该不该讨要”、“怎么开口讨要”的纠结 , 真到了那个地步 , 对涉事教师来说 , 算不算“向家长索要财物”可能就不太好说了 。 也很难不让家长嘀咕 , 老师开口借钱之时是否真的有还钱的想法 , 还是说本就抱定了不还的念头 , 只是以借钱之名、行索要之实?苛刻点说 , 教师向家长借钱 , 可能和基于传统亲属关系的私人借贷有点像 , 很多都是那种绝口不提利息的“借一还一”模式(甚至大多也不会手写借据 , 而家长只能微信截图存证) , 其中涉及的利益问题 , 在教师职业这里是否已经算是谋取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