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建起中外交流的友谊之桥(侨胞说·祖国在我心中(51))


友谊|建起中外交流的友谊之桥(侨胞说·祖国在我心中(51))
文章插图
潘丽丽(后排左四)带着学生参加文化活动。受访者供图
友谊|建起中外交流的友谊之桥(侨胞说·祖国在我心中(51))
文章插图
博思语言学校学生参与春节庆祝活动。受访者供图
点开西班牙博思语言学校校长潘丽丽的微信朋友圈,几乎每一条更新状态都与她的学生们有关:华二代们学说中文的小视频、亲手制作的新春贺卡、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照片……在海外从事中文教育近10年,潘丽丽始终保持着满腔热情。她希望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中华文化的种子,更期待这一粒粒种子发芽开花,长成一株株参天大树。
以下是她的自述。
让华二代爱上学中文
我在海外从事中文教育,起源于一件小事。
2010年,大学毕业后的我选择到西班牙发展。当时,我的家人和一些亲戚已在当地生活多年。一次偶然机会,我陪一个亲戚的孩子去上周末的中文培训课。到了教室,我发现教学环境有些简陋,孩子们听课也不认真。我在国内学的就是教育专业,眼前的这幕情景让我思考,如何才能让华二代真正爱上学中文?
于是,我在日常辅导亲戚家的孩子完成学校作业的同时,尝试利用他们的课余时间,教他们学中文。最初只有我一人,带着两三个孩子,每节课大概1个小时,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2014年,我正式注册成立了博思语言学校,采用多语教学的形式,既教华二代们西班牙语和英语,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在当地学校的学习,同时也开设中文课,带他们熟悉祖(籍)国的语言文化。
在教孩子们中文时,我非常注重通过课外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会组织诗朗诵比赛,也会在春节、元宵节等中国的传统佳节举办文艺演出。学校还开设了书法、美术、舞蹈等兴趣课程,都用中文教学,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此外,我常向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办学经验丰富的中文学校取经,学习他们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法。
孩子们的成长让我欣慰。许多孩子刚来学校时,中文基础几乎为零。但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不仅能够熟练地说中文,还常常自信地登上各种舞台,展示他们的中文水平。比如,我的第一个学生郑凯文,是一名在西班牙出生长大的华三代,去年10月,15岁的他参加西班牙当地政府组织的一场中西文化交流活动,并凭借一口流利的中文,担任活动现场的主持人,表现十分抢眼。
我们有一个大家庭
在我办学的近10年间,国内侨务部门的帮助与支持,给了我莫大的动力。
在国内求学期间,我学的是英语教育专业,在中文教育方面算是一个“门外汉”。然而,博思语言学校成立没多久,我就获得了一个“回炉”深造的宝贵机会。在国内侨务部门的支持下,我和学校其他几位老师参与了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举办的海外远程教育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这是一个为海外中文学校老师免费提供的培训项目,帮助我们这些海外中文教育工作者更加专业、系统地开展教学工作。
此后,我还多次参与暨南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组织的国际中文教育研讨会,聆听国内专家讲授有关中文教育的背景架构及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学习,我找到了中文教育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更多底气和更清晰的方向。
每一次回国或是在线参加培训,我总能碰到一群来自世界各国的志同道合者。他们散布在五湖四海,都和我一样,将中文教育视作自己孜孜不倦的事业。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海外孤单地从事中文教育,我们这群海外中文教育者是一个大家庭,而中国正是我们最坚强的依靠与后盾。因为有伙伴携手同行,有祖国鼎力支持,我更觉得自己应该加倍用心,全力以赴地在海外做好中文教育。
如今,许多孩子常会主动跟我说,他们今后很想到中国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已经习惯用中文与家人交流。而和朋友说起中国的美食美景以及传统文化,他们也都头头是道,毫不陌生。看到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迎来收获,我的内心充满喜悦和骄傲。
培养复合型文化人才
多年来,我们学校坚持多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掌握多种语言、拥有多国文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我相信,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可以发挥他们自身优势,成为连接中外的一座座桥梁。
为此,我常在各种节日期间举办面向当地主流社会的活动,鼓励孩子们登台展示,介绍中华文化。让我惊喜的是,许多孩子已经自发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小使者。虎年春节前夕,有的孩子专门将在我们这里学写的书法“福”字拿到他们就读的当地学校,送给西班牙的老师和同学,介绍中国的春节文化。还有的孩子主动请家长准备饺子等中国美食带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