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村@220万斤芹菜找到销路,村民辛苦一年的成果保住了
疫情之下 , 民生从未降温 。 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果村 , 220万斤滞销芹菜通过社会各界的爱心接力 , 终于打通了销售渠道 , 村民辛辛苦苦一年的成果保住了 。
于家务乡果村 , 被誉为京郊芹菜第一村 , 有着40多年的芹菜种植史 。 目前 , 村内有占地600亩的设施农业 , 大部分用于芹菜种植 。 果村芹菜因吃起来脆爽 , 嚼而不柴 , 带有淡淡的甜香 , 而备受广大经销商的青睐 , 以往一上市就被一抢而空 。
今年受疫情影响 , 原先几个固定的大主顾因为不在北京 , 没有办法过来收购芹菜 , 而本地市场需求量又小 , 果村的芹菜销售成了大问题 。 果村党支部书记赵士生急得不行 , 全村有89户芹菜种植户 , 预计收成有220万斤 , “要是烂在地里 , 大伙儿一年的辛苦全白费了 。 ”
得知情况后 , 于家务回族乡第一时间向区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 同时在微信公众号“德美于家务”上 , 动员社会各界帮助果村销售芹菜 。 最先赶来的是兄弟村庄 。 2月8日 , 南三间房村党支部书记赵来春找到赵士生 , 表示要自掏腰包购买两千斤芹菜 , 免费发放给村民 。
当天 , 富各庄村也来到果村订购了3000斤芹菜 , “现在菜不好买 , 疫情期间大家都配合工作足不出户 , 我们想给村民做点什么 , 同时也帮咱们兄弟村缓解一下销售难题 。 ”富各庄村党支部负责人周克亮说 。
果村@220万斤芹菜找到销路,村民辛苦一年的成果保住了。在社会各界的动员下 , 一些批发市场、超市、国企央企的大食堂也纷纷与果村对接 。
2月10日 , 于家务乡妇联、乡团委、乡总工会等部门联合发起“微公益”行动 , 向全乡机关干部及周边村民发出“人人伸出援手 , 自愿认购果村芹菜”的微倡议 。 认购芹菜的信息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扩散 , 短短一天半时间 , 就认购了374份、5610斤芹菜 。
截至目前 , 果村芹菜的滞销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 但又出现了采收芹菜人力不足的新问题 。
果村@220万斤芹菜找到销路,村民辛苦一年的成果保住了。在通州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 , 于家务乡组织果村菜农形成30余人的采收互助组 。 其每天采收能力不低于2万斤 , 目前已经能够满足到2月底的采收任务 。 同时 , 发动果村周边村庄有经验的劳动力以及乡内农业企业的人员 , 组织一支不少于100人的采收队伍 , 使之每天采收量达到10万斤 , 以满足3月份的芹菜采收需求 , 保证菜农利益不受疫情影响 。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采访人员 王海燕
编辑:李拓
流程编辑:郭丹
- 『雪莲果』农民种植地下水果,亩产万斤,他说腰包鼓起来了
- 『未来103黄瓜』这类黄瓜品种苞大味美产量高,亩产可达3万斤,增产增收就它了
- 【苦瓜】长相似苦瓜,过去农村娃当零食吃,一斤10元亩产万斤,可种植吗
- 「丰收」生长在千米高山,几万斤待售,今年丰收却滞销,果农一脸愁苦
- 农产品■产地几十万斤卖不动,市场却卖3元一个,网友:反正吃不起
- 『商务局』急!11万斤旱稻米遭“疫”滞销 暖!度假区干部当起“推销员”
- 「正能量」正能量!周杰为疫区捐两万斤大米 致敬白衣天使
- 「卖不出去」往年的“优势果”,上市就热销,如今20万斤难卖,却遭吐槽
- 「自带」亩产1万斤,自带辣味,新鲜的少有人吃,做咸菜却是世界3大名腌菜
- 『养殖』700余万斤虎纹蛙压塘,有人每天亏近10万元,养殖户愁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