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五年考古发掘,
稷下学宫遗址基本确定了!
2月18日,
山东省2021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传来消息,
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的
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
【 遗址|“中国最早的大学”稷下学宫遗址基本确定!在淄博市齐都镇】被基本认定为稷下学宫遗址。
文章插图
史料记载,稷下学宫始建于公元前374年,因位于临淄稷门之下而得名,存续达150余年。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是一个同时具有研究院、大学堂、施政咨询等多种性质的机构,促成了天下学术“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稷下学宫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文献虽对其位置多有记载,但其遗址究竟何在,却一直不为人知。
文章插图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工作人员介绍,201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了一支临淄齐国故城考古队,开始寻找稷下学宫。郑同修、孙波两位院所领导为项目负责人,董文斌任领队。
经过近五年考古挖掘,专家采用“排除法”解决了一系列疑问,地层关系清楚,形制初具轮廓,从文献、方位、考古发现等方面看,基本可以判断稷下学宫所在。建筑基址群东与齐故城小城相接,南宽北窄略呈直角梯形,东西最宽约210米、南北长约190米,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共发现四排建筑基址。建筑基址群处于封闭区域内,外围有墙垣与壕沟,其中壕沟与小城城壕相接为一体,建筑基址群与小城之间发现道路,向北通往小城西门,向南通往小城南门。
文章插图
去年9月25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承办的齐国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考古发现专家研讨会在临淄召开。会议邀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等2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并开展专题研讨。与会专家对该遗址与稷下学宫的直接关系给予了肯定,并就下一步遗址的保护利用提出建设性意见。这又让“寻找稷下学宫”更进一步,为遗址确认增添了砝码。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022年,专家将继续对南门进行完整揭露,并寻找西墙垣和北墙垣,还将发掘遗址内建筑基址,进一步探明这些建筑的具体用途。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要加快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推动齐国故城遗址、蹴鞠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月18日,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稷下学宫遗址基本确定对正在打造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深度挖掘城市文化价值、实施齐文化传承创新突破行动的淄博来说,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同时,更对研究中华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稷下百家争鸣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影响和杰出贡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白奚在2021年做客山东师范大学社科大讲坛,围绕“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这一主题作出了精彩讲解——
战国时期,齐桓公田午在位时开办了稷下学宫,经历六代君主,他们以非常优厚的待遇招纳列国的学者来此,展开了著名的百家争鸣。以齐桓公即位那一年算起,一直到齐王建灭国,稷下学宫存在了大约150年。
首先,稷下学宫是中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它由齐国政府出资,吸引列国学者到此,有名望的学者称为稷下先生,来这儿学习的年轻人则叫稷下学士。先生们教学,学生们学习,所以,本质上稷下学宫是一个教育机构。
同时,它也承担了政府智库的职能。齐国政府经常就一些重大问题,提交稷下先生们讨论,鼓励他们提出意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综合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济南时报、淄博发布、大众日报客户端)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中国人|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七:杨庆中:包容如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 上海|“佳士得上海”迁入新址 外滩再添艺术新空间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开启全国巡展!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艺术培训|德州市文化馆2022年“德艺课堂” 春季公益艺术培训开始招生!
- 辛丽丽: 中国式的浪漫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和震撼|名家谈开幕式 | 开幕式
- 遗址|罗马遗址出土谜样的面具,经过研究,发现罗马的戏剧和现代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