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潍坊城市精致化、品牌化、品质化、国际化发展|争创“东亚文化之都”| 潍坊市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范素娟 通讯员 周燕 潍坊报道
“东亚文化之都”是落实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精神,由三国共同发起的亚洲第一个国际性文化城市命名活动,是中日韩人文领域的重要合作成果和东亚区域文化合作品牌,是城市文化体系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自2012年启动以来,该活动已成为促进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在推动中日韩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潍坊地处山东半岛几何中心,与日韩一衣带水,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富集,是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齐文化的腹地、东夷文化核心区、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潍坊经济发达,2021年潍坊GDP迈入七千亿大关,逼近二线城市经济规模。“十四五”期间,潍坊将重点推动“经济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型升级,强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以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为重要契机,依托经济优势和地缘优势,打造半岛开放新高地,把“东亚文化之都”作为建设“文化强市”的新目标、新举措和新蓝图,推动全市向精致化、品牌化、品质化、国际化发展。
坚持“以文化城”,壮大城市文旅产业,塑造东亚文化城市品牌
构建文化资源保护体系,赓续城市历史文脉。潍坊文化资源富集,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项。潍坊把“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工作与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相结合,推动全市文保事业升级,修缮了潍坊十笏园、寒亭杨家埠年画作坊等30余处,成功入选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文章插图
构建文旅融合产业体系,支撑文化城市品牌建设。2020年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形成了“以文兴业、以文旺城”的良好格局。2022年,全市共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132个,总投资1644.39亿元。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2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6家,国家级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5个,文化艺术品集中经营场所20余处,传统工艺类企业和家庭作坊达到1800多个,书画室2000多家。这些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文旅企业有力支撑起潍坊“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品牌的创建与发展。
文章插图
坚持“以文惠民”,营造城市文旅新空间,造福百姓幸福新生活
构建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以“全域文化”的思维,引导城市有机更新,营造文旅新空间。成功打造市级非遗聚集区——十笏园非遗空间和线上非遗商城“美非遗”;建成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4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成各类博物馆63家,拥有世界最大、中国唯一的风筝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和青州市博物馆,正在全力打造“博物馆之城”。建有45万平方米的潍坊市文化艺术中心,成为全市文化生活聚集区。全市建成各类文化服务设施6726个,形成了覆盖城乡的“2公里文化服务圈”和“潍坊文化和旅游云”,群众文化满意度全省第一。“书香潍坊”风气日盛,荣获全国“新时代乡村阅读季”三连冠。同时,潍坊把地域文化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文章插图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自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以来,潍坊市先后开展了争创“东亚文化之都”万人签名助力活动、非遗助力潍坊争创“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非遗进社区,文化润万家”等百余场活动。近日,以“喜迎二十大·欢乐过大年——我们的幸福生活”为活动主题,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触手可及、触目皆是、灵活多样、安全实效的互联互通作用,搭建与民众节日生活密切相连的“云”春节文旅活动平台,丰富群众文旅生活、营造节日文化氛围,满足群众节俗生活需求,展现城乡上下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景象,让人民群众过上了一个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生动安全的“云春节”。相继开展了新征程·幸福年——“我的新年村晚”展播活动、食在潍坊——“我最喜爱的乡味”美食征集活动、云上过大年——“年俗、年味、年礼”推广活动、诗在身边——“乡村游、看发展,乐过田园年”系列活动。
- 刘毅:塑造上海工业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IP”|M50弄堂计划 | 艺术
- 红炉|潍坊新华中学用“心”继承传统,以“爱”温暖冬日
- 全民阅读|黄骅: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黄骅”
- 潍坊诸城把“预制菜”产业做出新水平|好品山东| 惠发
- 潍坊|好品山东丨坐等东亚锤铜技艺将亮相十笏园
- 中医药|弘扬中医文化 传承国药精粹——运城市海仓学校开展“传统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 文化|3部门发文,推动这些优质资源与服务进校园
- 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代表心声 | 中医药
- 遮放米|酸茶配米饭 人人都点赞“芒市谷子遮放米”亮出城市“白金名片”
- 齐民要术|巴适!一个月吃掉超8吨!这个网红城市,猪小肠吃出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