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波:二十四节气里有故事|中国人的故事 | 开幕式( 二 )


奔腾在大地上的高铁列车,霓虹闪耀的城市场景,梦幻壮观的打铁花……精心拍摄的一帧一画,用心用情制作的画面,既传递出古典优雅的意境,又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怀,“那些唯美的画面中,有节气背后的寓意,更融入了文化的内涵,这其中有中国人的情感,悠久的历史,强烈地表达出中国对世界的真诚态度。”龙江波说。
龙江波:二十四节气里有故事|中国人的故事 | 开幕式
文章插图
冰雪运动总是与浪漫连接在一起的。“我们在画面中体现出的中国式的浪漫,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有同感,那就是最好的效果。”有着多年拍摄经验的龙江波很看重这一点,“如果你的手段很高深,别人却不知道你在玩什么,那就糟糕了,网友就会吐槽。”
龙江波举例说,“光拍一个打铁花,其实没有多少新意,单独看到的打冰球,也没太大吸引力,因为只是画面的简单呈现。但两者叠加时,比如‘大暑’,萤火照空,运动激情,非常澎湃,像钢水一样。火红的颜色,打冰球的人像困兽那样冲出来,和‘打铁花’揉在一起,超高速摄影机拍摄的慢镜头令人屏息,又凝固住不同的精彩瞬间,让观众静下来细细品味。当你的画面指导思想一以贯之,把二十四节气自然衔接,整个节目就会趋向完美。”
他进一步阐释说,“什么是文化自信,不是说拿出传统元素来,就文化自信了,那是很浅显的表达,哪个民族没有传统的东西呢?我们学古人作诗的方法,表达心中的意蕴,观众作为知音,感觉到了这种用意,就能体会到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把片子拍给年轻人看: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打动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短片以二十四节气作为设计灵感,每一个节气又对应一句古诗词,韵味十足,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令人震撼之美。
“所有画面都依托诗词存在,绝不能孤立存在。要体会诗词韵味,张艺谋导演要求我们以‘赋比兴’作为核心手段,用超高速的拍摄方式表现古诗词的新解。很多镜头要比普通镜头提高十来倍的速度,一秒钟做到1000甚至2000帧,表达一瞬间,这特别像漫画中人物极端、激情澎湃的一瞬间。”龙江波说,“这样的表现方式加人物造型,有动漫感,时尚。表达的又是中国元素、冬奥运动,混搭,就有新的视觉呈现。”
龙江波:二十四节气里有故事|中国人的故事 | 开幕式
文章插图
在参加北京2022冬奥开幕式工作前,龙江波和他的团队拍摄了多个内容和类型的影视片。龙江波的导演风格唯美大气,注重视觉创意和故事镜头语言,“拒绝重复”,是他的创作理念,把片子拍给年轻人看,真正让年轻人喜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打动青年。
致敬人民,
让青年感受到骨子里流淌的中国血液
片中很多令青年观众印象深刻的镜头,都是反复推翻之前的方案后才敲定的。比如“雨水”的画面,龙江波回忆,雨滴从树叶落下、从屋檐落下等,都能很直接地表达“雨水”的概念,“但是观众见得非常多了,不管你拍得多好,概念已不新鲜。不要直译,要准确捕捉瞬间挥汗如雨的感觉,再结合‘润物细无声’的描述,观众就觉得很妙。”
绝美的构图离不开贴切生动的造型。“一针一针缝出来。比如很多青年观众印象深刻的画面之一——‘风吹雨洗一城花’诗词画面中,有套现代感极强的‘未来服’,因为裙摆是蓬开的,还要像扇子那样立体、把光透出来,所以我用的材料不是服装面料,而是PVC材料。裙子是用胶粘合的,时间长了会开裂碎掉,只能边拍边整理。有的服装是一点点打版、从无到有,有的是拆掉原有服装、重新嫁接新的元素,比如‘芒种’画面,我们把龙舟的鳞片融入服装里了。”在短片造型师钟昔梦看来,画面只是一瞬间,做服装却必须提前做多套设计,考虑服装动静态都要与画面整体的美感协调。“不是我想要什么感觉,而是要时刻记得片子要体现什么感觉。没有最好的造型,只有给这个片子加分了,才是最好的。”
龙江波:二十四节气里有故事|中国人的故事 | 开幕式
文章插图
受疫情影响,很多原定的拍摄场景无法实现,拍摄团队克服了一系列困难,每个镜头精益求精,龙江波还特地把拍摄中一些的场景融入了短片。“比如我们有个镜头拍了造雪机旁的工作人员,有些青年观众不解,留言问我们为什么拍造雪机?我回答:因为短片的理念是致敬人民,漂亮的冰雪运动之外,很多人在为冬奥会默默奉献,他们同样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