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河里鱼真多,就是不吃饵,有些情况就是钓鱼人自己造成的
影响鱼情的因素众多,如水温、气压、溶氧量、水质等等,中间某个因素“恶化”都会导致鱼的活性降低,乃至觅食不积极。所以垂钓之前,正确的分析鱼情是垂钓的前提与基础。回到钓友的问题,明确地知道河里鱼资源丰富,但鱼却不吃饵,那么可将众多因素,划分为两类,笔者结合野钓经验,从两个大的方面分别展开,探讨鱼不吃饵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具体如下。
1、强力因素导致的鱼不吃饵
2、垂钓方法不准确导致的鱼不吃饵及解决方法
文章插图
强力因素导致的诱不吃饵
强力因素,并非单指自然存在的现象导致的鱼不吃饵,也包括人为因素,致使鱼的活性极差,毫无觅食兴趣,通过调整钓法也无济于事的所有因素的统称,具体如下。
1、人为因素电、网、毒
电鱼、网鱼、乃至给水体小药,都会对鱼的活性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钓鱼人所讨厌的电鱼,
经验丰富的钓友清楚,如果河流中的鱼被电鱼人扫荡后,至少一个星期,鱼的活性才能恢复,才有觅食的可能。所以如果这个期间垂钓,几乎没有鱼口,再更换饵料、投掷窝料、调钓浮漂也是无能为力的,鱼浑身不舒服,不可能开口觅食的。
初到一片河流,可观察河岸的两侧,看有无漂浮的小死鱼或人的陷入岸边淤泥的连续脚印,如果有,则一定要留意,很可能有电鱼人、撒网人光顾过,所以需要进一步作出分析判断,再施钓。
文章插图
2、水质导致鱼的习性变化,觅食受到抑制
水域里的水,因各种原因,大致水质变化,在这里逗留、栖息的鱼,接触水质变化的水体,鱼正常的新陈代谢,觅食习性都可能发生改变,会有短时间或长期不进食的可能。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内,垂钓的话,使用再美味的饵料,也不会有效果的。
3、?其他原因:河流突然发大水,鱼游动都困难,四处躲藏;再或者水库两边的山石突然塌方,都会惊到水里的鱼,或者河流突然降水,如果在鱼情尚未恢复的期间垂钓,钓技再好,鱼也很少有空。
文章插图
河里有鱼,却不吃饵,也有可能是因为垂钓方法有偏差,而导致的鱼不吃饵。垂钓环节繁多,所以导致鱼不吃饵的原因也众多。笔者结合野钓经验,分享几个最容易出现的几个可能及原因。
1、饵料不对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鱼”鱼的觅食习性受水域、环境的影响颇大。如果河流周围都是农作物,那么它对谷物类饵料感兴趣;如果河流岸边水草丰富,那么鱼平常吃软体小虫、藻类等,通常会对蚯蚓、红虫等荤饵有兴趣。像南方的鱼能吞食大米粒,而北方的鱼能接受小麦白面等。所以饵料一旦选错,鱼口零星,甚至不吃饵的情况常见。
比如:笔者曾在聊城徒骇河野钓,起初用的是腥味面饵,不知道为何,浮漂孤零在那,一口全无,而旁边的钓友用蚯蚓,却不时一条鱼上钩。笔者随即更换成蚯蚓,果然第一竿下去,便有了鱼口,不一会一条2两的鲫鱼上岸了。
解决方法:通过对水情、鱼情的分析,调整饵料味型、适口性,直至有鱼口的出现。
2、水温问题:鱼都有最佳适宜的水体温度,比如鲫鱼在16-25℃范围内,活性高、觅食积极,而水一旦偏离最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鱼活性、觅食受到抑制。鱼有趋温的特点,通过体液感知周围水层的水温,向最适宜的水层游动。
解决方法:调整垂钓时间,选择气温稳定,水温相对适宜的时间垂钓;或者选择新的钓点,比如水温稳定的深水区或者水草处挥杆。
3、饵料陷入酱层:像有些野外的水域,水底多年未清淤,酱层厚且柔软。钩饵入水后,很容易陷入酱层。鱼游到窝点,发现不了饵料,自然没有鱼口,更谈不上吃饵。
- 调漂方法大全:图解挂单饵调漂,状态不灵不钝,最适合野钓鲫鱼
- 打工仔回到家乡,再钓一次故乡河里的小鱼
- 野钓:为何就是没有别人选的钓位好?鱼的这三个习性不可小觑!
- 七星漂钓组的搭配和调漂技巧,野钓鲫鱼最靠谱钓法,钓鱼人必学
- 仲春适合野钓大板鲫,介绍几款自制“素饵”,钓大鲫鱼很给力
- 秦淮河里打捞出一奇怪文物,失踪100年终于现身,号称天外之物
- “野钓大鱼”老手都不用商品饵,天然饵料才是王道?
- 冬季野钓大鲫鱼,这些民间钓法看着很土,但是效果一流!
- 野钓中的绝佳钓位,钓鱼人的必争之地,随便选哪个,渔获都有保证
- 为啥河里全是鱼,就是不上钩可能子线长度有错,照此数据调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