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孙华(张杰摄)
上面提到一些科技手段并不是很新的技术手段,碳十四测年技术已经都发明了80多年,即使DNA研究古人类的遗传也有了40多年,现在还有一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不断被引入到考古学中。例如多种稳定同位素在考古中的运用,通过人骨骼和牙齿中的锶同位素、碳同位素等,就可以知道一个人曾经生活在什么地方,他的食品结构是什么。曾经有考古学家测定过在安阳殷墟(也就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发现的一个军事长官的骨骼,发现他早年并不是在安阳殷墟生活,而是在淮河流域长大的。在我们四川的茂县云盘山遗址,有考古学家通过其中一个人祭坑两具人骨牙齿的碳、氮同位素测验,发现他们早年并不生活在吃小米的川西北山区,而是在吃大米的成都平原地区长大,这些人很可能是作为俘虏被抓到营盘山所在山地的。
总体来说,对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引用,为我们认识没有文字和文献记载时期的古代社会历史,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当然这些信息,也是碎片化的,常常是个案的。要解释更为综合更加复杂的历史问题,如国家的形成、社会的发展、制度文明等问题,科学技术所能起到的作用还比较小。这还需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共同努力。
对超大型的帝王陵墓发掘保持谨慎态度的原因何在?
封面新闻:前段时间陕西的霸陵引发了大众的关注。目前有一个说法流传较广:帝后陵一般都不主动发掘,要留给子孙后代。很想问问孙老师,作为专业的文博考古学者,在学术是怎么解释这个情况的?
孙华:我曾看到一些网友说,怎么现在的考古发掘都是在帝陵周围打转转,不发掘核心区域啊。例如秦始皇兵马俑,其实也是秦始皇陵陵寝周围的大型陪葬坑而已;汉景帝阳陵也只是发掘了内陵园的门阙,以及陵墓一侧的陪葬坑群的一部分。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汉文帝霸陵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的江村大墓,而非史料记载的凤凰嘴。对霸陵的考古干工作也都是已调查勘探为主,发掘也是周围区域,没有对于核心区域进行发掘。这么做都是有原因的。古代的这些帝陵,都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一个帝王接一个帝王的连续系列遗产,历代宫殿和陵墓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主线的实物见证。对于帝王陵墓的考古发掘,本来就要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文章插图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拍摄
帝陵由地上的陵园建筑和地下的墓室建筑构成,建筑结构本身就复杂,陵墓内的随葬品又丰富多样,考古发掘面对的是田野考古最复杂的对象。任何对古代文物的挖掘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破坏”,考古发掘也不例外,因为本来是相对完整相对稳定的古代遗存,一旦将其挖开,就破坏了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尽管考古发掘会非常详细地进行记录,发掘完毕后也会对破坏后的遗存进行保护和修复,但仍然不如只保护而不发掘稳妥。我们偶尔也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怎么不少古代墓葬的考古项目,都是在被盗后考古学家才去发掘,他们早去干吗去了?我的回答是,这些发掘本来就不是考古学家想要的主动发掘,只是因为盗贼的非法挖掘破坏墓葬已经形成稳定性,那么考古学家就必须介入进行抢救性发掘,至少可以保留一点劫后的科学资料。
一个古代帝王的陵墓,如果我们已经弄知道了很多关于它的信息,那么再去挖掘它就没多大的必要性。除非我们不清楚某段历史,需要通过主动性的考古发掘来提供信息。即使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主动发掘,也存在不少风险。因为陵墓被埋藏后,经过上千年的自然降解,它已经比较稳定。一旦动土,把它揭露出来,就可能破坏它原先已经形成的稳定,如果我们的保护技术如果跟不上,就会造成文物的损失。考古发掘不可能从一开始就采用很高投入的隔绝氧气和光线的设施,如果一旦预判不够精确,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此前没预料到的有机质文物,如纸张、丝织品等,它们一接触空气和阳光,就会发生变化。既然主动发掘一些重大的帝后陵墓,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可能会遇到保护上的棘手问题。那么,不如把这些问题留给我们子孙后代去解决。我想,这也是我们现在对超大型的帝王陵墓发掘保持谨慎态度的一个原因。
三星堆考古发掘发现文字的可能性多大?
封面新闻:最近三星堆在联合金沙申遗,您觉得这两个遗址它们联合起来申遗,优势和意义是怎样的?
- 考古学|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呈四大特点
- 射雕英雄传|如果杨过是由郭靖亲自教授武艺,结果会怎样?
- 沙漠|考古学家在约旦沙漠中发现9000年前神殿遗迹
- 陈思和|什么书可以读一辈子?听复旦大学教授聊“有效阅读”
- 考古学家|河南考古工地挖出了一只“袋鼠”?真相来了
- 高难度|广州美院教授用速写定格谷爱凌惊天一跳, 展现冬奥之美!
- 张弘|广州美院教授用速写定格谷爱凌的惊天一跳,展现冬奥之美
- 音乐学院|济南大学齐丽花副教授入选山东省签约文艺评论家
- 城市规划|北大考古学教授孙华:三星堆发现文字的可能性比较小
- 北大西洋|北极虾炒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