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火炬手李剑叶:举着自己设计的“飞扬”火炬,感觉很不一样( 二 )


阿里巴巴设计团队设计的“飞扬”火炬。受访者供图
“双奥之城”理念打动组委会
火炬更像是一个“礼器”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既参与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又正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是一个“双奥人”,“飞扬”的设计怎么样更好的体现传承?以及北京的双奥之城?
李剑叶:最开始我们入围的那个方案,是一个飘带卷曲而上的动态形态,中间我们做了一个陶瓷燃烧的芯,那个形状和08年奥运会的主火炬塔有点类似,后来发现我们入围是和这一点有关系的,因为在所有的征集方案里面,体现双奥之城理念的设计是比较少的。
后来组委会特别要求我们把这一点给展现出来。所以我们在主体上做了一个祥云到雪花的渐变,其中祥云也是从一个非遗工艺里面提取出来的,雪花则是剪纸状的,也是正好因为冬奥会在春节办,春节期间我们会贴很多那种剪纸类的东西,所以这些都是有这个含义在。
我觉得一个是主体形状和08年主火炬塔有关联,第二个就是图案上的传承和创新。然后颜色也有关联,08年的主火炬塔和祥云火炬也都是银色和红色,“飞扬”用的也是银色和红色,不过现在是红色渐变到银色,看起来会更现代。
新京报贝壳财经:火炬主体中空开放的设计蕴含着什么理念?飘带形象代表着什么?其他还有哪些理念?
火炬|火炬手李剑叶:举着自己设计的“飞扬”火炬,感觉很不一样】李剑叶:中空开放其实有两个维度。首先中空开放等于我们的火炬不是那种传统的筒形火炬,我们是把燃烧放在两个飘带的夹层中,火炬上面本身也是打开的。这种开放的形状就比较契合《道德经》里面讲到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中国人比较关注空这个维度,包括中国传统的审美里面,写书法的时候讲究布白,中国画可能有很多空旷的部分,而“空”和“实”这两个部分组合起来,其实是完成了中国式的一个审美,把中国式的审美更加抽象化了。
很多人看到这个造型会有很多想象,像书法,像红旗漫卷,又像赛道,或者说能看得出来,它比较有速度感,冬奥的项目一般会更快,所以我们会把这种更动感的感觉放到整个火炬中来。
飘带这个元素作为这次冬奥会整个的视觉景观,很多地方都有,包括冬奥会的会徽,也是像彩带飞舞的感觉,另外还有冰丝带。飘带这个东西和原来的一带一路、连接开放或者沟通等也都是有关联的。
火炬在整体的动态上和08年也不太一样,它是有点螺旋向上的样式,也是代表着这个国家民族发展上更上一层楼,08年比较平和一些,这两个火炬的精神面貌是有点不太一样。
主体的银色和红色象征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也温暖了全世界。自下而上,内外双层结构如丝带飘舞,最后和飞扬的圣火融为一体。动感、飘逸的红色线条围绕着火炬上下贯穿,象征着激情的冰雪赛道,表达了人类生生不息、向往和平、追求卓越的期望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力量。
另外,火炬交接时,两支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就像握手一般,这个既是设计上的巧思,又象征着不同文明的交流和互鉴,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北京2022年冬奥愿景。也希望人类可以联手面对像新冠疫情这样的挑战,一起携手战胜逆境。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设计师,从摩托罗拉到飞利浦,还有更早之前的一些汽车工业的设计,包括后面到锤子科技任职,设计过很多产品,那么设计冬奥火炬被选中之后和之前设计工业产品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
李剑叶:我觉得火炬这个产品更像是一个“礼器”,而我们平常做的产品就是一个用品,礼器和用品之间还是很不一样的,它承载的文化含义会更多一些,包括它必须要在像冬奥会这样一个国际盛会上面展现现代中国的一个精气神,所以这两类产品的设计难度以及看重的点还是挺不一样的。传统工业设计更多会注重商业上的一些考虑,包括产品的差异化、成本、功能怎么样去实现等。
当然火炬本身也有很多体验功能上的要求,比如说当时组委会要求火炬能够耐10级大风大雨,能够燃烧5、6分钟,同时我们也希望它能够耐摔等。作为一个礼器,它能够被解读的东西要特别多,它不能是一个比如说很简单的形状然后能燃烧就可以了。所有人看到它的时候,要想象到它是在中国的一场盛会。其次,我们也是希望它们比08年的时候更年轻、有活力更自信一些,因为现在的中国从08年到现在经过了14年的发展变化,现在这种民族文化自信的状态和以前是会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