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探索为观众想象力导航的新形式——中间剧场第四届科技艺术节观察

自2018年起,由中间剧场策划发起的“科技艺术节”,通过国外邀约与本土创作的形式,每年以剧场艺术作品与观众讨论科技议题(如克隆、人机关系、手机及摄像头等数码设备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或让观众体验技术在场(包括影像、机械傀儡、VR等)。全球疫情影响下,第三届科技艺术节全部交由国内戏剧人,由此,艺术节也更多了一层“聚焦本土创作者对科技前沿问题的回应”的意义。2021年10月至今年初,第四届科技艺术节关注“身份”主题,作品类型包括对经典科幻电影、小说的改编,形式涵盖线上实验,同时以凡人舞蹈(肢体)、声音剧场等形式,既讨论科技高速时代个体的处境,也探索技术应用如何更有效地对观众的想象力进行“导航”。
剧场|探索为观众想象力导航的新形式——中间剧场第四届科技艺术节观察
文章插图
《世界旦夕之间》剧照 塔苏 摄影新青年剧团《世界旦夕之间》(李建军导演,张维一构作)改编自法斯宾德1973年的同名电影。即使是今天看来,影片围绕“斯莫莱克戎1号”所构建的科技寓言,对“负责创造虚拟世界的虚拟人意识到自己身份”的多重讨论,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电影前有伽洛耶上世纪60年代的小说《三重模拟》,后有好莱坞翻拍的电影《异次元骇客》(1999年)。就改编而言,剧场版“旦夕之间”,通过技术形塑出了自己与观众当下见面的意义。
在电影原作中,法斯宾德通过镜头的快速移动、跳转、切换所带来的摄影机与演员身体的极不协调,让观众意识到这个影像世界的不真实。而“旦夕之间”剧场版的演出,则将电影绿幕拍摄现场作为舞台主体,台上分左右两个工作区,顶部屏幕用以呈现合成影像,两个区域生成的影像,或叠加、或切换、或拼接。电影拍摄中以绿幕代替实景,往往用以制造奇观、幻象等,而“旦夕之间”剧场版则通过充分展示绿幕的使用过程,将电影的“拟真”过程,直观转化为舞台上的“假定性”。同时,在演出过程中,演员通过面具、服装设计、肢体的夸张表达,辅以现场的旁白、刻意暴露的工作台,以及瞬时切换的灯光,无时无刻不在强化现场观众对“正在表演”的体验,而这又恰恰契合了作品对真实与虚拟辩证过程讨论的主题。
对于今天已经习惯了在电脑屏幕前多窗口作业、手机上多个视频即时跳转的观众来说,如果剧场只是提供技术在场、或是架起摄影机或屏幕,那这份新鲜感,即使有,也会转瞬即逝。换句话说,观众更希望体验的是,这些技术在场到底能够给当下、且只有来到剧场才能获得的体验带来些什么?本届科技艺术节给出的一个可能答案在于:声音。《想象场》和《云鲸记》两部作品,通过对“声音”媒介意义的挖掘与实验,尝试重新构建与当下观众的亲密关系。
《想象场》(蔡佳岚导演,蔡佳岚、Harry Dean编剧)以“你卧室里的声音剧场”作为宣传语,以多个语种在多地演出,本届科技艺术节期间,以中文形式在B站线上进行。演出前观众被提示佩戴耳机,并且尽可能保持观演空间的私密性。演出全程始终黑屏,演员通过耳机对屏幕前的观众进行声音描述与指令,随着声音导航,观众在想象世界里来到海边、咖啡馆、热带雨林,再到某个人的卧室。这部作品的聪明之处,在于为观众提供了一种近乎“ASMR”的体验。“ASMR”这个2008年被创造出的概念,直译过来是“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近年来作为一种网络直播表演形式,渐趋构成一种文化现象。简单地说,这种形式往往借助“人头麦”,通过表演者轻柔、平缓的耳语,让屏幕前戴着耳机的观众获得一种3D环绕声效式的体验,通过这种感官刺激让听众产生身心放松和愉悦感。对《想象场》来说,创作者通过对语言意象的选取、搭建,加上(配音)演员极强的声音表现力,借由声音媒介,搭建起调动观众想象力和积极情绪的神经基础。
另一部同样致力于声音探索的《云鲸记》(李浩天导演,周健森编剧),则以“声音剧场”的形式,将科幻短篇小说搬上舞台。改编对象是获得2017年银河奖最佳短篇小说的同名原作,故事讲述了男主角豆子为了实现诺言,取回女友骨灰,克服飞行恐惧从地球前往比蒙星的冒险经历。80分钟的呈现,以三位配音演员的叙述为核心,辅以极简道具构成的视觉提示,声光效配合让观众自主想象不在场的“云鲸”和“三目兽”等形象。相较于《想象场》中声音作为唯一、全程的导航元素,《云鲸记》的实验更加复杂,也带给剧场观众更加丰富的感知体验,但它也提出一个问题:演员在发挥自身声音优势的同时,其举手投足在视觉层面也承载了对观众想象的引导,这时候,如何让演员的声音和肢体,在导航观众想象的过程中发挥更具有张力的效用?这是“声音剧场”需要继续探索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