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画派史论|“巴蜀画派”品牌建设再结硕果 160万字“史论”系统梳理巴蜀艺术千年历程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张杰
巴蜀山川,神奇瑰丽;巴蜀文化,璀璨夺目;巴蜀美术,温婉细腻。著名画家黄宾虹说,“入蜀方知画意浓。”巴蜀也是画艺之邦,名手辈出,并成就了影响深远的画派名家。在中国美术史上,特别是五代至宋,巴蜀与中原地区、江南地区各擅其长。抗战八年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十年,巴蜀的美术界云集全国的精英,影响中国美术格局。为了让源远流长、人才辈出的巴蜀美术能以较为整体性的形象,相关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化,与京派、海派、浙派、吴派、长安画派、关东画派、黄土画派、岭南画派等一起,稳立在全国艺坛,一场关于推进、构建“巴蜀画派”的艺术行动,从2011年开始火热展开,十二年来,在艺术界、学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巴蜀画派史论|“巴蜀画派”品牌建设再结硕果 160万字“史论”系统梳理巴蜀艺术千年历程
文章插图
“巴蜀地区美术书法的百科全书”
经过十二年的各界努力,推进、构建“巴蜀画派”的工作成果显著。十二年间,作为推进、构建“巴蜀画派”的重要力量,巴蜀画派促进会先后举办了研讨会、品鉴会、作品展、艺术教育论坛、艺术家个人和群体画展、艺博会等等。在学术研究方面,2016年,巴蜀画派促进会申报了四川省社科类重点课题“巴蜀画派史论”,2020年被四川省和重庆市社科联列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社科规划重大项目。2021年11月,由巴蜀画派促进会执行会长李杰编著,凝结美术学专业团队智慧,历时五年精心打磨而成的《巴蜀画派史论》第一卷,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公开出版。第二卷接着将于2022年7月出版。
巴蜀画派史论|“巴蜀画派”品牌建设再结硕果 160万字“史论”系统梳理巴蜀艺术千年历程
文章插图
《巴蜀画派史论》目前分两卷出版,共计1600多页,160多万字,收录作品图片3000余幅,涉及从古至今800多位巴蜀美术书法名家,系统梳理巴蜀地区美术书法传承千年发展的历程,称得上是“巴蜀地区美术书法的百科全书。”
巴蜀画派史论|“巴蜀画派”品牌建设再结硕果 160万字“史论”系统梳理巴蜀艺术千年历程】80万字的《巴蜀画派史论》(第一卷)除了序言部分、后记之外,分为十章:“巴蜀画派的界定”、“巴蜀画派的溯源”、“巴蜀画派的兴盛”、“巴蜀画派的集大成者”、“影响巴蜀绘画的大家”、“巴蜀画派的画论和作品研究”、“巴蜀画派的艺术特色”、“巴蜀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巴蜀画派与艺术教育”、“巴蜀画派当代名家”。可以说,该卷从多个维度,详细论证了巴蜀画派对于中国美术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把社会各界关于巴蜀画派的种种疑问、关切,都给予一一细致梳理、阐释和陈述,几乎囊括无遗。在“巴蜀画派的集大成者”方面,终点分析了黄筌、苏轼、张大千的艺术特点。在“影响巴蜀绘画的大家”章节,则介绍了黄庭坚、陆游、傅抱石、黄宾虹、李可染、林风眠、徐悲鸿等人的卓越贡献。
巴蜀画派史论|“巴蜀画派”品牌建设再结硕果 160万字“史论”系统梳理巴蜀艺术千年历程
文章插图
书中还首次明确提出了巴蜀画派的绘画语言是“墨色秀润、色彩丰富、温婉细腻、苍润飘逸”;巴蜀画派的风格特征是“意境含蓄、人文典雅、精锐大气,彰显秀润之风和温润之气”;明确了巴蜀画派的画种类别包括但不仅限于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雕塑、书法,尤其是创新研究了巴蜀地区当代美术书法艺术家中的代表性人物和作品。
“一本历史学和文化学共生的学术专著”
翻读《巴蜀画派史论》(第一卷),不光可以看到深厚系统的理论阐述,还可以欣赏到巴蜀地区的多幅名家名作,赏心悦目。比如黄筌《写生珍禽图》气韵生动,罗中立的《父亲》让人看到父辈的沧桑过往,何多苓的《青春》令人感到春风已经苏醒,还有戴卫的代表作品、马一平的代表作品、高小华的代表作品、庞茂琨的代表作品等等。
巴蜀画派史论|“巴蜀画派”品牌建设再结硕果 160万字“史论”系统梳理巴蜀艺术千年历程
文章插图
在第一卷第十章“巴蜀画派当代名家”中收录的巴蜀画派当代名家名单(部分)上可以看到王朝闻、谢梓文、丰中铁、刘国枢、朱佩君、刘伯骏、林军、杜显清、白澄、吴凡、苏园、倪为公((按照出生年月排序)等人的名字。据该书编著者、巴蜀画派促进会执行会长李杰介绍,由于全书篇幅有限,《巴蜀画派史论》(第一、二卷)所收录的巴蜀画派当代名家,年龄段仅限于1975年前出生,第一卷未收录者,将在第二卷接续出版。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学者曹顺庆为《巴蜀画派史论》欣然作序——《塑造巴蜀美术的世界品牌——兼谈的历史学和文化学观》。在序文中,他高度肯定《巴蜀画派史论》“是巴蜀画派品牌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一本历史学和文化学共生的学术专著”,其出版“为巴蜀画派艺术品牌的塑造奠定了厚重的理论和学术基础”。该书的另外一篇序言来自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他在标题是《为川渝现代化提供文化力量——写在出版之际》的序文中给该书点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既有回顾总结的梳理价值,又有展望坚守的激励功效,相信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川渝提供强劲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