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学|一个爸爸的家庭文学课堂

家庭文学|一个爸爸的家庭文学课堂】“王亮,内蒙古太仆寺旗人,文学硕士。曾为刀笔吏,现为火头军。”《爸爸的文学课》一书勒口上,寥寥两行字,是“文学中年”王亮的自我介绍。王亮,一个听起来普通的名字,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现在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爸爸——正如我们身边熟悉的许多人一样,但他做着一件不太普通的事情:在业余时间,坚持和自己的女儿进行有爱又别致的“文学共读”,在伴随孩子成长的漫长时间里,将文学对自己的浸润,以一种亲近的方式流贯到孩子身上。
这些关于文学共读的文章,王亮断断续续贴在网上,如今汇成了一本书。这是他的第一本书——他称之为“小册子”,质朴里有许多珍贵的东西,关于文学,关于家庭,关于教育,关于爱,它们藏在字里行间,藏在父亲和女儿的童真不失哲思的对话里,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家庭内部如何通过读书建立起亲密的、文学性的亲子关系。
家庭文学|一个爸爸的家庭文学课堂
文章插图
《爸爸的文学课》 王亮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乐府文化沉浸阅读的“火头军”与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同,王亮的“爸爸文学课”,是个人性的,甚至有一点私人性的,比起何种“目的”,单纯源自他对孩子的爱和对文学、阅读的情缘。沿着他并不算复杂的经历回溯,会发现这份情缘久已内化在他的生命经验中。
王亮的故乡在内蒙古距离北京最近的一个小镇,他相当诗意地描述说,“南面是草原,北面是戈壁,春夏短暂,寒冬漫长。至今我对故土最深的印象依然是漫无边际、点缀着玻璃酒瓶碎片、因混杂灰尘而呈灰黄色的雪原。”高考时,他像所有小镇青年一样,向往着离开故土,越远越好,于是报了分数段内最远的云南大学。本科时听从家里意见,学了一个并不喜欢的专业,毕业前决定跨系考研,才报了心之所向的中文系。
回忆起在云大中文系读研的日子,王亮觉得那是人生中最重要和最愉快的三年,几乎都是在学校图书馆和周边书店中度过的。书店里经常遇见中文系的老师们,会问他最近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感想。给他触动最大的是遇到赵仲牧先生的情景,赵先生当时还健在,已是古稀之年,却依然拄杖躬身屹立于书架之侧,翻阅最新出版的文史哲类书籍。王亮见之似有所顿悟:一个人应该去追寻自我完善,无论年龄和际遇。多年后,他总结自己人生最大的理想,依然是“做一名始终保持热情、心无旁骛沉浸于阅读之乐的普通读者”。
毕业后,漠北人王亮留在了西南昆明,工作,定居,转眼二十余年。他先后做过电视台采访人员、杂志编辑,后来进入机关单位从事办公室工作,近两三年主要负责管理单位的职工餐厅和其他物业,正如个人简介中的戏言,从“刀笔吏”成了名不副实的“火头军”。尽管离开学校多年,工作十分忙碌,他也从未让文学离自己远去,依然坚持阅读、写作,以此抵抗庸常生活给自己造成的“内伤”。
2012年,女儿之月出生,改变了王亮的生活。读书的时间被大大压缩,他只能塞一本诗集或散文集在包里,随时利用碎片时间读上一小段。但伶俐的女儿很快让他从做爸爸这件事中获得了新的乐趣,那就是和女儿一起读书,他愿做一个蒙台梭利所说的“聪明的有修养的向导”,将她引入他所热爱和依赖的精神世界。
家庭文学|一个爸爸的家庭文学课堂
文章插图
王亮女儿王之月酷爱画画,王亮也鼓励她把文学作品画下来。之月画的这幅《美丽,并不孤独的火车》,灵感源自和爸爸共读的土耳其诗人塔朗吉的诗歌《火车》。让文学与经验相认王亮回忆起来,有意识地陪女儿共读,是从她5岁开始的。那年,王亮给她买了一套“世界文学大师绘本”,其中有一册是拉美文学爆炸代表人物之一科塔萨尔的《熊的话》。读完之后,女儿一度热衷于去卫生间听水管里的“管道熊”有没有动静,让王亮觉得很有意思,父女俩从阅读赋予的想象中获得了无穷的欢乐。
和女儿共读时,王亮起初也是读给女儿听,像多数家长一样,但不知不觉间,“文学中年”的属性就流露出来。他总忍不住夹带一些“私货”,不仅以新的方式来重新讲述《静夜思》《江雪》等熟悉的作品,还带女儿“造访”了卞之琳、汪曾祺、吉卜林、特德·休斯、里尔克等离小孩子稍微“远”一些的作家,只要不完全脱乎儿童的理解和认知经验的作品,都会被他介绍进来,成了还在上小学的女儿的文学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