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天才儿子”一文,译者金晓宇走入大众的视野。金晓宇日前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翻译的稿费很低,一千字五六十块钱”。这再次掀起网络上对于译者报酬的讨论。金晓宇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自己刚入行时的确是千字50-60元的价格,现在稿酬差不多千字80元。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目前国内翻译稿酬标准普遍在千字80元-150元间浮动,仍是低价,不少译者还处于“用爱发电”的状态。事实上,“翻译报酬低”是出版业长期关注的议题,为何至今仍未有解决方法?
“用爱发电”:翻译报酬低是普遍现象
据了解,2010年,金晓宇在其母的引导下开始翻译美国作家安德烈娅·巴雷特的《船热》一书,并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在国内出版。
19日下午,金晓宇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他刚开始搞翻译时的译作《船热》和后来的《诱惑者》稿费“确实分别是(千字)50和60”;其次,退税是最近两年才有,“所以说搞翻译的现在一般确实是不赚钱的。”
文章插图
↑金晓宇翻译出版的部分书籍
对此,曾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一位图书编辑向红星新闻表示,千字50-60元的价格虽低,“但是是业内普遍认为正常的入行价格。”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从多家出版社编辑处了解到,根据出版社和语种不同,外文书的译作稿费多在千字80元-150元间,稿酬一般会因小语种、译作质量佳和稿件难度大而有所提高。
其中,以果麦文化为例,其入门稿酬一般为千字200元,“已经算业内比较高的了”。但按照2个月全职翻译10万字的速度来算,税前月收入刚好上万,“译者还是挣不到太多钱。所以翻译行业的确是一个‘用爱发电’的行业,几乎没有做全职译者的,除了家里条件比较好或者特别真爱的。”果麦文化编辑小夏说。
采访人员发现,外文书籍的译者多为兼职,主要由爱好者、高校老师和学生组成。
某高校博士生兼职翻译小江(化名)告诉采访人员,他从2018年入行做物理科普,已翻译出版4本书,还有多本书约在身。由于译稿好,书籍出版后反应佳,他曾主动提出涨稿费的要求,稿酬也从最初的千字75元涨到千字95元,“这在业内已经算高的了”。
即便如此,一本科普著作10万字左右,他只能拿不到一万的报酬,扣完税也就七八千,“如果我专职做笔译,能两个月高质量地翻译一本,但两个月挣不到1万,想当于月薪才三四千块钱,我是接受不了的。”
文章插图
↑金晓宇翻译的图书《乌鸦》
多名译者表示,翻译需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和精力,并非想象中简单,甚至不亚于做原创书。以小江翻译的科普类图书为例,他表示,查阅资料所耗费的时间比阅读文本花的时间要长,因为面对的读者是公众,会更注重如何做到通俗易懂。
“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可能有怪癖,对于大家所熟知的科学概念,他偏爱用自己创造的描述,比如我刚翻译完某诺奖得主的一本书,某个概念只有他用了这种提法,遇到这种类似的问题,我就得找在国外读博的人交流,去翻阅这个人的论文,理解他所描述的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对应的是什么东西。”小江说。
另一方面,在高校里,翻译作品难以被认定为科研成果。
“可能很多人觉得翻译不是原创性质的工作。”小江告诉采访人员,在学校评价博士生科研成果时,他就提交自己的翻译作品,“那些评审委员会的老师们,都挺嗤之以鼻的。”
多名高校学者表示,由于图书种类多,各校认定标准不一样,学术专著和文学名著的译著应该是可以认定的,其他图书不一定。某双一流高校外国文学方向的教授表示,在他们学校文学作品翻译只能算作一半的科研成果,“价格非常不合理,基本是千字60-80元。”译作的回报率极低。
2014年,曾翻译《麦田里的守望者》等名著的译者孙仲旭的离世,曾引发外界对译者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的广泛关注。那年《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中,就讨论过翻译稿酬低、译作不被高校认可、稿费税起征点低等问题。多名译者表示,好的译作值得体面的报酬,出版社不应把译者当作廉价劳动力。
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世界文学》杂志主编余中先表示:“稿费确实还是应该上去,不然的话,斯文扫地。”
译者的稿酬:多种付酬模式,依旧不达预期
事实上,对于译者的稿酬标准,2014年国家版权局发布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下称“《办法》”)曾有过规定。《办法》中提到,以纸介质出版方式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可以选择版税、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或者一次性付酬等方式。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上海|“佳士得上海”迁入新址 外滩再添艺术新空间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开启全国巡展!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艺术培训|德州市文化馆2022年“德艺课堂” 春季公益艺术培训开始招生!
- 文化节|沪上首家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北站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揭牌成立
- 艺术|东西方艺术巧妙融合 重庆女孩画“家门皮肤”受年轻人追捧
- 清华大学|美术馆嵌入产业园,上海打开“科创+文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