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穹窿山,隐者之山

建文帝|穹窿山,隐者之山】编者按
远荣利、安平素,以简单朴素及内心平和为人生目标的隐逸文化,一直以来是众多文人骚客、被贬官员所信奉的人生信条。而在隐逸文化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遁迹山林,在只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桃花源里,与世无争。这种现象自魏晋时期形成以来,给后世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南方的太湖之畔,有一座山,就以隐逸而著称。
它就是穹窿山。
也许,在江南一带的山林图谱里,穹窿山并不是最著名的,但它还是能被更多的人记住,就是因为它与中国传统里的隐逸文化息息相关。现在的穹窿山,更像是苏州人后花园的天然氧吧,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是苏州最高、最大的山。盘山公路直达山上,山上森林成片,孙武等古代名人在此留下了足迹,山上的景点也多围绕这些名人展开。曾经生活在这里的那些隐者,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每一个也都能带来一份无言的启示。
建文帝|穹窿山,隐者之山
文章插图
穹窿山深处,据说明代建文帝曾隐居此山中 王道供图
我一直记得第一次登穹窿山的场景:
站在望湖台上,眺望浩渺湖色,渔帆点点,七十二峰犹如出没云际一般,美不胜收。这里是苏州的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让人对“穹”这个词有了更深的体悟与理解。
《尔雅》曰:穹,苍苍,天也。
穹者,简而言之,大、深、高的意思。当它和窿字连在一起,形容的就是中间隆起,四边下垂的状貌。事实上,穹窿山最早叫穹崇山,就是因山形中间隆起而易名穹窿山——隆起的这一部分,据《吴县志》载,“山顶方广可百亩”。

《姑苏志》载:“穹窿山,比阳山尤高。《五湖赋》云:穹窿纡曲,盖此山实峻而深,形如钗股……山东岭下有盘石,高广丈许,相传朱买臣读书其上,后人号为读书台,穹窿寺在焉。其北有紫藤坞、百丈泉、海云庵。西址有白马寺。”
阳山,是苏州的另一座山。
尽管这里提及了朱买臣的读书台,但穹窿山的历史册页上,首屈一指的人物应该是兵圣孙武。
春秋时期,战乱纷起。孙武本为齐人,因避乱而投奔吴国。据说,初来乍到的孙武在穹窿山的茅蓬坞居耕自给,著书立说,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正如《吴越春秋》所述,“辟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彼时的吴国,吴王阖闾欲图霸业,正值用人之际,伍子胥遂向吴王力荐孙武。后来也就有了吴王阖闾“降阶而迎,赐坐,问以兵法。孙武将所著十三篇,次递进上”的隆重场面。
相传,吴王令人朗读全文,“每终一篇,赞不绝口”。
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伍子胥与孙武联手,西破楚国,北威齐晋,为吴王阖闾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吴国重臣,尤其是吴楚大战,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然而,吴王夫差继位后,沉湎酒色,穷兵黩武,伍子胥被赐剑而死,让孙武心灰意冷,于是他告病而返,继续归隐山林。
建文帝|穹窿山,隐者之山
文章插图
葱笼幽处 摄影:阮强
穹窿山的孙武苑,就是纪念孙武的所在。
孙武苑的竹楼门上有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孙武苑”三个大字。走进门楼,跃入眼帘的是在黑色大理石上雕刻的毛泽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字体的碑文。在“孙武故居”茅屋内,配以弓箭、剑戟、军事作战图,摆放着矮案、床、蓑衣、锄头等物,古意盈盈,一派春秋气象。
从茅屋右侧拾级而上,是“孙子兵法碑刻廊”。
在碑刻廊的不远处,依山而筑的是兵圣堂。这座仿春秋风格、礼制的建筑,是根据殷墟妇好墓和战国时河南辉县三座享堂的残存样图设计的。堂中置一大屏风,上刻《孙子兵法》全文,底座部分刻有“水陆攻战图”,人物众多,密密麻麻,但栩栩如生,形象地呈现了古代水陆交战时击鼓、划船、格斗、射箭、云梯攻城等的激烈场面。
兵圣堂前,是一尊青铜的孙武像。
不知塑像出自谁人之手,但孙武左手持笔右手托腮、目光炯炯遥视前方的模样,着实有一股英朗之气,仿佛那个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兵家大师就在眼前。其实,我一直就对孙武怀有敬畏之情。小时候,家贫,可资玩耍的东西实在不多。好在邻居家有一盘军棋,惹得我常常去和小伙伴对弈几局。彼时,因为语文课本的关系,对兵法一词充满好奇,觉着那些懂得排兵布阵的人是多么伟大啊,比如会摆八卦阵的诸葛亮,比如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